李鸿章写这封信的当天,已接到清廷令他“带兵速赴直隶,扼扎近畿”(信文中语)的密谕,他虽也表示“义不可缓”,但与哥哥道明的是“仓猝奉命,心绪烦杂”的真情。他接旨后当然须做相关准备和布置,写给哥哥的这封信里,主要就是告知和商办有关事情。既然来陕一番,李鸿章对陕事自有挂牵,特别是对新任该省巡抚不久、在这里没有基础和实力的蒋志章(信中所称“蒋璞山中丞”“璞翁”),他颇有怜悯之情,不但布置留兵,而且特嘱鄂省保证济饷,可以说做到了尽己之力。
对于此番“东援”(信中称作“北援”),李鸿章所带军队主要是两支,一是郭松林(字子美)部,安排先行;一支是周盛传(字薪如)部,略后一步。李鸿章最挂心的是军队所需饷项和军火的筹运。饷运是分已“由鄂起解者”和尚“未解者”各做安排,前者是安排到陕后再由陕转递,后者则改由上海方面或由运河或由海道济运,这样确可更为便捷。军火从其信中所说情况看,其军中储备不多,安排由旱路运储,以备所需。这些事情,信中都一一和老哥商办,甚至显出这时对老哥超乎寻常的特别依托,从“兄等为弟设想,有必须筹办者即为酌派,不必专候弟檄为要”之语,就能典型地反映出来。
对于津案引出的危急形势,信中以“焦急莫名”四字表达自己的反应。其实,岂止是“焦急”,更少不了惊惧。“该酋兵船已集,恐要开炮打城。不独师相见危致命,人望一去,天下惊惧,内廷恐亦难镇定自守”——这番话是多么典型!内廷惊惧,天下惊惧,他李鸿章何能独不惊惧?惧则惧矣,他甚至不无打起仗来丢命的担心,但从“与军存亡”的话语中,也似乎透出几许“豪气”,并且他明确表示自己不会“轻以一死塞责”,显示担当的同时也要珍惜性命。而李鸿章所称的“师相”,就是在津案交涉中担当清方主角的曾国藩,与他涉事更为直接有关吧,其人表现得就更为悲观。他作为直隶总督是驻省城保定,辖区内的天津发生如此重案,他当然得赴津处置,当然也深知会陷入外国勒逼、绅民激愤而无所适从的两难之中,觉得这是桩不仅艰窘而且极其危险的差事,弄不好会丢掉老命的。所以,他临行之前把遗嘱性的书信都写好了,甚至安排下怎样南运灵柩的事。从曾国藩到李鸿章辈的这等反应,亦可体察天津教案确是非同小可的重大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