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鸿章的这封信中,可知其母亲的生日是二月初三,这天他写信给哥哥,为母亲庆寿,并有“究不若我兄在膝下瞻依舞彩之为乐”的话,表示了对哥哥和母亲同处的“羡慕”。家事方面,还表示出对经世侄儿身体的特别关心,劝其保养,甚至以“少年虚损,先戒房室为要”切嘱。至于那个欲专船接经世到浦口营内驻养调理的吴小轩,即淮军将领吴长庆(字小轩),他自然是以此讨好于李家了。而在李鸿章心目中,这个侄儿“老成正派,守家令器”,故非常护惜。
军政事务更是此信的中心内容,且涉事较多。首先告知哥哥,自己“已奏明初六日出省查勘桥道,请旨可否准其便道入觐”的事情。查李鸿章的这次奏报可知,同治皇帝是拟于二月二十四日恭奉慈安、慈禧两太后祗谒西陵,李鸿章已安排做好准备,保证道路“坚实宽平”,特别说到“有冲成河沟、变为水洼应行改道之处,即开用民田修办”。为了他们的这一行程,是不惜伤田害农了。至于李鸿章顺道入京谒见“聆训”的要求,获准是常理所在,因为“循例”他是要赴京城“随扈”的。信中为此事还特别说到,“京友来信,咸望此行,大约须作十日烦扰”。“京友”们如此热心,与其说想见李鸿章其人,不如说是想得到他的“别敬”(何谓“别敬”前边言及)。除了应付这个之外,王公近臣们他自然更得拜见,更得有所“表示”,务必做得周到,难怪他有“如诸生进场前后苦累光景”之叹了。不过他一定觉得,“苦累”也值,因为终究是要面见“天颜”、陪伴“圣驾”啊,不但“风光”,还要得恩赏,大有利于自己的身价。
还有“恭进缎匹一事”,具体情况未能告明,只是言及“既有例案”,似乎不再需要另配礼物,但是“无论向何处呈进,必有使费”,就是说不论通过哪个渠道交付,一定得有“关系费”的,这是少不了的猫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