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这封信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告诉哥哥苏松太道(又简称上海道)冯焌光在上海翻译并寄送的英国报纸上的消息。其大意是:据在缅甸的英国军官电信,缅甸官方极力否认英国探路队被阻与缅方有关,而通过密行探访也确实如此,只是云南军官李四已至缅甸都城,带有中国文书给其国王,意思不问可知(指中缅官方暗中有着连通)。对这则消息内容的确实与否,李鸿章虽也不好断定,但在宁信其实的前提下推想,若是这样的话,想必是云南巡抚岑毓英与缅王曾有密信,不论是派李四前去,还是李四自行逃往,反正他若出逃,“此案势难了结”。可以看出,这时的李鸿章,已非常重视利用外国报纸信息作为参考。
就“滇案”审办来说,李鸿章觉得控制住主要当事人“李四”不失为关键。其人就是李珍国,他在兄弟中排行第四,人称“李四老缅”,为啥“李四”后面再加个“老缅”?因为他是个中缅混血儿(其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缅甸人)。数年前,他的家人多口(包括父母妻子)被杜文秀领导的起义者所杀,为报仇他入伍参与镇压起义,而此时已为副将衔参将,在当地领军。李鸿章本来就怀疑阻截英国探路队、杀害马嘉理,是岑毓英暗中支持的,所以认定他必不肯将李四交出,而由布政使潘鼎新(字琴轩)等“设计诱致”,也许较易得手。无论此时的实际情况如何,反正李珍国终究还是到案并被惩治。至于办案需要的人手,朝中要员沈桂芬(经翁)推荐“云南盐道沈寿榕有才可用”,其人被云贵总督刘岳昭(字荩臣)倚为腹心,而与岑毓英(彦卿)也合得来,他又是李鸿章一位幕僚的父亲,总之,李鸿章觉得各方关系上很合适,故推荐给哥哥到云南后考察试用。
以上是初三日信文中所及,初四日“又及”的内容中,则进而告知,起初丁日昌(雨生)曾商请派总理衙门一名大臣前往办案,而文祥、沈桂芬等坚持由外派人,派定李瀚章便是他们“密谋再四”的结果。李鸿章记忆起同治十年(1871年)的时候,哥哥到京觐见路过天津时闲谈,就曾作“徘徊日久,恐有云南之役”的预料。这里的“役”不是指打仗,为“差役”的意思,是说李瀚章职事上在湖广“徘徊”的时间不短了,恐怕要有被调往云贵偏远之区的可能。既然这样,虽说此时受命不过是暂往查办案事,但保不准就顺便留在那里任职了。李鸿章在这样的估计之下,告诫哥哥此行断不可推诿,即使“将来调任,似未便遽辞”,意思是若“遽辞”的话,就不免显出是因不满而闹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