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炎热的早晨,三毛在烈日的照耀下醒了过来,浑身湿淋淋的。她晕乎乎地起床拉上窗帘,床单上她躺过的地方都被汗水浸湿了。窗帘是她用沙漠的彩纹土布自己做的,同样的布,还做了床单,沙发套。沙发和床都是JOSE做的,用棺材店扔掉的包裹棺材的木板。她像平时一样呆呆地坐进旧轮胎填满软布棉花的垫子,她想到自己在文章里写过的:“我,走到轮胎做的圆椅垫里,慢慢的坐下去,像个君王。”
这是她一天的第二次睡醒——她睡觉分三次,清早三点到五点一次,因为五点JOSE会上班,八点到十一点再睡一下,中饭四点吃,下午六点睡午觉到六点半,十一点吃晚饭,然后看书到三四点。
她一觉醒来,发现脑子里面笼罩着一层低气压似的不祥的预感。可是真正让日子难熬的不是自己对厄运的预感,而是仅凭这些预感无法做出应对的措施。
她这时,已经真正成了三毛——陈平这个名字越来越黯淡,除了家人外,台湾那些认识或不认识的人,都知道这个长发垂肩在沙漠里玩过家家的东方女人,三毛。
她是在蜜月之后,开始写文章的。第一篇是《中国饭店》,讲在沙漠里怎么样用有限的资源做饭。这篇文章里,她很踏实地承认,夫妻生活总是在吃饭,其余的时间在赚吃饭的钱。她将那些苦趣写得很活泼,她也在书写的过程中,换种眼光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
善于想象的她可能修饰了她与JOSE的生活——她在文章里称JOSE为荷西,她为他选定了这两个字做中文名字,也将他塑造成了一个理想的丈夫——她善意地给她们的生活添加了些并不存在的闪光点,但是,谁又能怪罪她呢,她只是希望在台北的家人能因为这文章而松心的笑,况且,这些生活真实地出现在她脑海中,又真实地给读者带来了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