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主体性”的当代哲学视域

后记

字体:16+-

本书是以我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结项成果为基础形成的。成果结项鉴定时,被专家评定为“优秀”。在收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库》时,只做了小部分的补充和修改。

本书对“主体性”问题的探讨,没有采取面面俱到的方式,而是围绕“主体性”研究中一些重大和迫切的课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在当代西方哲学中,“主体性”成为了激烈批判和否定的对象,受此影响,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主体性”的“反思批判”远远多于正面的“理解”和“阐发”,这与20世纪80年代国内哲学界把“主体”和“主体性”视为哲学的核心范畴,并掀起声势浩大的、范围几乎波及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的关于“主体性”问题的大讨论,可谓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本书所关心的主要问题是:当代哲学对“主体性”观念的批判和否定,所针对的究竟是什么?在今天,尤其在当代中国哲学和社会生活的语境中,“主体性”思想究竟是否还有其合法性与重要性?如果仍然有其不可消解的合法性与重要性,那么,在何种意义上,它最为根本地体现和彰显了这种合法性与重要性?今天应该如何阐发和凸显它最具生命力的“合理内核”?

面对这些问题,本书的基本立场可能是“保守”或“不够前卫”的。在我看来,“主体性”作为“现代性”的核心价值是不能也不应被全盘否定的,正如“现代性”作为一个“尚未完成的工程”,其合法性不能也不应被全盘否定一样。尤其在当代中国社会,培养人的“独立人格”仍然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生成真正的“人本”精神和价值可谓任重道远,确立每一生命个体不可剥夺和替代的尊严仍是一个需要奋力呼唤与争取的目标。在这种语境中,企图完全抛弃“主体性”原则,其结果只能使中国人回到那种缺乏历史内涵的“原始的丰富性”,对此,马克思曾深刻地指出,留恋于这种原始的丰富性,是可笑的,因为这种原始的丰富性,实质上等同于“完全的空虚”。剥离覆盖于其上的形而上学教条和独断的强制,析取其合理内涵,“主体性”观念及其所蕴含的核心价值在今天仍然有其不可遗忘的思想价值与时代意义。为此进行辩护,是哲学思想者不可推卸的任务。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