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 黄波粼 刘霏
在物质主义繁盛的时代,精神尤其是革命精神是否已经过时,关系到国家的整体精神风貌和国民的政治心态。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对革命精神的认同力直接反映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建构。首先,改革开放形成的以利益为本位的世俗化社会意识形态逐渐替代了传统的理想信仰。其次,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渐形成相对独立的市民社会空间,现实生活中的群体性事件以及大众传媒的转型,逐渐使传统的革命理想教育式微。最后,信息时代的来临,电子通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大学生的信息来源更趋多元化。越来越多的社会负面新闻,使原本并不坚定的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产生动摇,甚至偏移。
在这种情况下,深入详细准确地了解大学生对于革命精神的认同情况,结合时代的要求和特点,有针对性地积极倡导发扬革命精神,是颇有意义的。
一般认为,中国革命精神是无产阶级世界观和人民军队本质的一种表现,是人民军队克敌制胜的重要精神因素,也是人民群众战胜一切敌人、克服一切困难的强大精神力量。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它凝聚全党,将全军和全国各族人们紧密团结在党的领导下,克服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打败了内外敌人。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它又体现在一些优秀干部、军人和公民如雷锋、铁人王进喜等人身上。他们以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敢于献身的高尚品德、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战胜困难的坚强意志、争先创优的进取精神,在各自岗位上作出贡献,创造业绩,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也为新的历史时期的革命精神增扩出更多有积极意义的内涵。倡导革命精神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不畏险阻、积极进取的优秀公民,以便促进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