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一字伯隅,号观堂,浙江海宁人。近代中国著名学者,杰出的古文字、古器物、古史地学家、诗人、文艺理论家、哲学家。
王国维少年时代所接受的是传统的旧式教育。二十二岁起,至上海《时务报》馆任书记校雠。利用公余到罗振玉办的“东文学社”学习外语,在罗振玉资助下于1901年赴日本留学。次年因病辍学回国,读康德哲学而爱之,又转研叔本华哲学。后觉得哲学“可爱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爱”,便从哲学转向文学、史学、考古学和金石、音韵学方面。在此期间,曾任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通信导师,清华研究院教授等。1922年在溥仪的紫禁城小朝廷内当五品官“南书房行走”。1927年,当国民革命军北伐时,王国维投颐和园昆明湖自尽。
王国维早年受康德、叔本华哲学的影响,是中国较早介绍德国近代哲学的主要代表之一。并尝试以康德、叔本华哲学对中国传统哲学进行批判分析。他是中国近代美学的开创者之一,把康德和叔本华等西方的美学观点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结合起来,运用在研究中国古典小说、诗词和戏曲方面,卓有贡献,而“境界说”是其中的精华。王国维在古文字、古器物、古史地方面的治学方法,继承了清代乾嘉考据学的传统,也汲取了西方实证科学的精神,在许多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王国维一生著述颇富,著作达六十种之多,大部分收入《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中。这里选录其“论性”、“释理”,以反映当时中国学者尝试以西方哲学的观点来研究中国传统哲学。
王国维对中国哲学一直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在他接受了西方哲学,接触西方哲学的思维方法之后,转而对中国哲学进行研究。中国哲学历史悠久,内蕴丰富。以西方哲学对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许多值得研究的内容。王国维在经过一番权衡之后,从中国古代学人关注的“性”、“理”、“命”入手,对它们进行全新的分析,因而写下了“论性”、“释理”和“原命”三篇哲学论文。尤其是“论性”与“释理”,王国维对其十分看重,把它们编入了《静庵文集》。他在自序中说道:“今岁之春,复返而读汗德之书,嗣今以后,将以数年之力,研究汗德。他日稍有所进,取前说而读之,亦一快也。故并杂诸文刊而行之,以存此二三年间思想上之陈迹云尔。”王国维所说的这二三年,是他认真研究康德、叔本华、尼采、席勒等哲学家思想的时期,之后他利用德国哲学的方法论,探讨中国问题。“性”、“理”为中国哲学有史以来一直争辩不休的问题,各家自成一说,言之有理,持之有据。王国维试图以他正在研究的康德、叔本华等人的观点和方法,给“性”、“理”一个较为科学的解释。“论性”与“释理”就是王国维哲学研究的产物。“论性”开头即提出了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二者皆互相反对之说也,然皆持之而有故,言之而成理”。接着指出他们各自的矛盾之处,然后用康德“道德之于人心,无上之命令也”和叔本华“吾人之根本,生活之欲也”,指出了古今中外论“性”的不同。王国维根据康德将知识分为先天和后天的知识论论述“性”的属性。纵观王国维的“论性”,我们可以看到,他并未纠缠于论述性善与性恶,而是从方法论角度,从人们思辨的基础入手,指出他们的研究陷入不能自拔的境地,以致徒发无益议论的症结所在。此外,“论性”中除了以康德、叔本华等思想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石外,也提到了黑格尔的辩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