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1893—1988),原名焕鼎,字寿铭,又字萧吾、漱溟,后以其字行世,广西桂林人。中国现代思想家,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
梁漱溟青年时代崇信康有为的改良主义。辛亥革命时期,参加同盟会,曾热衷于社会主义。二十岁起潜心于佛学研究,几度自杀未成,经几年的沉潜反思,重兴追求社会理想的热情,又逐步转向了儒学。1918年受蔡元培之聘任教于北京大学,发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阐发其“东方精神文明论”和新儒家思想,在学术界颇有影响。1924年辞去北大教职,到山东菏泽办高中,又创办了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发表“乡村建设理论”等著作,推行乡村建设运动。抗战爆发后,在重庆北碚办勉仁书院,1940年,参加发起“中国民主同盟”。1946年,参加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并代表“民盟”参与国共和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以后主要从事理论研究。
梁漱溟的学术思想,是把孔子、孟子、王阳明的儒家思想,佛教哲学和西方柏格森的“生命哲学”糅合在一起。他把整个宇宙看成是人的生活、意欲不断得到满足的过程,提出以“意欲”为根本,又赋予中国传统哲学中“生生”概念以本体论和近代生物进化论的意义。把人类文化划分为西洋、印度和中国三种类型,认为中国文化是人类文化的理想归宿;断定中国是一个“职业分途”、“伦理本位”的社会,缺乏“阶级的分野”,反对阶级斗争的理论,以为应该通过恢复“法制礼俗”来巩固社会秩序,并“以农业引导工业的民族复兴”。
梁漱溟的著作颇多,今编有八卷本的《梁漱溟全集》。这里节选其“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和“中国文化要义”,以反映现代新儒学的一派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