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代哲学经典·宗教哲学卷

潘能伯格

字体:16+-

沃尔夫哈特·潘能伯格(Wolfhart Pannenberg,1928— )出生于当时属于德国(今属波兰)的什切青(Stettin),后来随家迁往柏林。少年时代他曾醉心于尼采。十六岁那年,他遭遇一次自称为“光照的经历”,日后便遍寻哲学和宗教著作以期对之有所理解。上高中时,他从一位参加认信教会的文学老师身上看到基督信仰的正面价值,这位老师鼓励他理智地审视基督教,他从而认为基督教是现有宗教中最好的,从而矢志神学。1947年潘能伯格进入东柏林洪堡大学的哲学及神学系,接着他又先后受业于哥廷根大学、巴塞尔大学和海德堡大学,得遇哈特曼、雅斯贝尔斯、洛维特、巴特、冯·拉德、施林克等名师。他1955年开始在海德堡大学任编外神学讲师,同年被按立为海德堡大学教堂牧师。1958年他成为乌柏途(Wuppertal)神学院系统神学教授,与莫尔特曼共事,1961年任美因茨大学系统神学教授,1967年起参与组建慕尼黑大学新教神学系和普世研究所并任所长,直至1994年荣休。

潘能伯格极力想把神学打造成一种可被检验的学科,使之在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公共领域具有合法的地位。他提出神不直接启示他自己,而是间接地通过其在历史中的作为,但这不是指具体的历史事件,而只能适用于历史的结局,但这个结局已经预先在耶稣的复活事件中得到实现。神学应当从耶稣的历史、人类的历史出发来认识神的启示。神学不仅应当重视历史研究,而且必须积极与各种现代科学进行对话,并且在多元文化的思想处境中,承担起整合各种知识的任务。

在“超越死亡的盼望”一文中,潘能伯格认为,只有人能关切未来,未来事物的本质在于其无法预见的新事物,它们是“盼望”的对象。人的使命的无限性和开放性推动他盼望从未来得到实现,最大的盼望在于超越死亡,因为死亡威胁任何对未来的具体期盼。人需要通过思考超越死亡的生活在对世界开放性的使命中理解自己,这与人对上帝的思考紧密相连。希腊的灵魂不死学说和犹太教—基督教的死者复活是西方传统中两种对超越死亡的表达,前者为现代人类学所批驳,也不符合人类寻求超越死亡的现实;作者认为只有在肉体复活的意义上,超越死亡的生命观念才是可能的,犹太教—基督教对死者复活的期盼自觉利用了超越死亡的开放性,表明了每个人本质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