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一词,人们并不陌生,从人工开物的那一刻起,人们便生活在工程之中。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工程是人的最切近的生存样式。可是,人们自觉地对工程的存在进行哲学反思却较为滞后,直到19世纪,人们才开始对工程的存在进行理论研究和哲学反思。
从那时起到现在,人们对工程的研究和反思有四种范式:一是专业工程学的范式,这是对特定领域所展开的工程实践的研究,如机械工程学、电子工程学、冶金工程学、环境工程等;二是社会工程学的范式,这一研究范式关注的重心是社会工程的模式设计和选择,马克思明确提出“社会工艺学”这一概念,波普尔批判了“乌托邦的社会工程”,主张“逐步的社会工程”,并认为“逐步的社会工程”,即对社会进行逐步的、切实可行的改造”;三是技术哲学的范式,米切姆对这一研究范式作了精当的说明,即“工程的技术哲学始于为技术辩护,或者说始于分析技术本身的本质——它的概念、方法、认知结构和客观表现……工程的技术哲学甚至可以称为技术哲学,它用技术的依据和范型来追问和批判人类事物的其他方面,从而加深和拓展技术意识”;四是工程哲学的范式,这种范式直接把工程作为哲学的研究对象,并试图在哲学的“地图”上圈出自己的位置,工程存在论、工程价值论、工程美学等都属于这一研究范式。这四种研究范式都有其合理性,但又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缺失,即忽视了工程的生存论意蕴和工程结构的生存论展延。
张秀华博士注意到这一“破缺”之处,她的《实践哲学视野中的工程——工程生存论引论》(以下简称《工程生存论》)通过对理论前提的批判,即追问以生存论诠释工程的合法性,阐明生存论在工程追问中的优先性;坚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研究范式,按照“面向事实本身”的现象学原则,对工程给予生存论的诠释,从而通过生存论的解释原则规范人类的工程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作者力图实现思维范式的转换,即从以“工程是什么”转向“为什么工程”、“应当如何工程”,以及人“如何以工程的方式存在”,换言之,从知识论范式转向生存论范式,以此为前提探究工程的存在,追问工程的意义,从而把工程的知识论考察置放到生存论的基础上,履行哲学对工程的价值批判的使命。这一转向犹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让我们看到了一片希望的田野。在我看来,这是“关于工程的哲学”,而非“工程中的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