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际化大都市——沈阳
所谓国际化大都市,就是指那些具有超群的政治、经济、科技实力,并且和全世界或大多数国家发生经济、政治、科技和文化交流关系,有着全球性影响的国际一流都市。沈阳市从经济实力、经济结构、人口规模、基础设施、人口文化素质等方面都已经具备了国际化大都市的特征。沈阳经济实力在辽宁省遥遥领先,经济结构中第一产业所占比例极少,第二、三产业份额极高,第三产业的比例仍在不断提高,其经济结构是健康而有发展潜力的(表7.5)。沈阳市人口占辽宁省总人口比例最高。2008年,人口460.5×104,占全省人口的21.7%。非农业人口比例几乎是农业人口比例的2倍。基础设施十分发达,处于全省前列(表7.6)。沈阳市人口文化素质处在辽宁省最前列。以普通高等学校为例,2008年沈阳市普通高等学校30所,招生人数98 545人,在校学生327 059人。
表7.5 2008年沈阳市主要经济指标
资料来源:辽宁省统计局:《辽宁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表7.6 沈阳市城市设施水平
资料来源:辽宁省统计局.辽宁统计年鉴(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二、“钢都”——鞍山
鞍山是我国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铁矿石资源丰富,已探明的铁矿石储量约占全国储量的1/4。周围还蕴藏着丰富的菱镁石矿、石灰石矿、黏土矿、锰矿等,为黑色冶金提供了难得的辅助原料。鞍山钢铁集团公司是新中国最早开工生产的钢铁企业,浇铸了新中国的第一炉铁水、第一炉钢水,并因此被誉为“共和国钢铁工业的摇篮”。
1949~1952年,鞍钢的铁、钢、钢材产量分别占全国的46%、64%和47%,占据中国钢铁工业的一半产量。如今,鞍钢已具有年产钢2 500×104t的生产能力,在生产流程上集矿业采选、炼铁、炼钢到轧钢为一体,在产业分布上集冶金机械、焦化耐火材料开发、钢铁产品深加工等为一体,已发展成为多角化产业协调发展,跨区域、多基地、国际化的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鞍钢是国内大型钢材生产企业,目前能够生产16大类品种、600个牌号、42 000个规格的钢材产品,主要包括生产销售热轧板、冷轧板、镀锌板、彩涂板、硅钢、中厚板、线材、大型材、无缝钢管等钢铁产品,广泛用于汽车、建筑、造船、家用电器、铁路建设、制管等领域。“鞍钢”牌铁路用钢轨、船体结构用钢板、集装箱用钢板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2010年,公司生产铁2 212×104t、钢2 165×104t、钢材2 087×104t,实现营业收入924.31×108元,利润总额23.58×108元。鞍山市逐步形成了以钢铁工业为主,门类比较齐全的产业体系,三次产业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