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研究

四、价值创造和实现的效率

字体:16+-

价值从创造到实现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过程,同时也是整个价值运动中的一个小圆圈,正如从生产到消费的先行继起的无限循环构成了整个经济运动过程一样。无论是小圆圈还是由无数小圆圈构成的整个过程,其运行都有一个效率和效益的问题。经济学中有一句名言:“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意思是任何收益都需要投入一定的成本,付出一定的代价。这个收益与成本之比,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效益,而一定的收益与时间之比,则是通常讲的效率。效率是效益的基础,没有效率的活动,其效益一定是比较差的。

从历史的角度看,一个社会发展水平的高低,主要就是看其创造价值的效率的高低,一定的社会制度是否合理,社会是充满活力还是板结僵化,也看其价值创造和实现的效率和效益。我们通常所说的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而上层建筑又在维护这种过时的生产关系,从而阻碍了经济基础的发展,无非是说社会创造的各种价值、各种财富由于不能合理地分配,所以使其实现出现了障碍,影响了人们创造价值的积极性和效率,也形成了很大的社会冲突,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极大浪费。只有改革这种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才能解决这个矛盾,提高价值创造和实现的效率和效益。“人尽其才,地尽其利,货畅其流,物尽其用”,这或许是一种价值创造和实现的理想状态,是效率最高、效益最好的状态,现实中尽管难以得到,可作为一种追求目标,作为批评现实制度不合理性的一种标准,还是有很重要的意义的。

人们创造价值(物)和享受价值,争取一切有利于自己进行价值创造和享受的条件,如资源、手段、机会,争取一切有利于自己发展的东西,等等,这是一种生命的自然,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社会生活就建立在这个基础上。当马克思说他的观察方法是从现实的个人出发的时候,实际上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就是承认这一点是一切社会生活的基本前提,任何否认或忽视这个前提的哲学都必然是一种脱离实际的虚幻的理论。人们从自己出发,一方面是针对着自然,改造自然,获得一定的生存资料,这是生产劳动过程;而另一方面,人的劳动从一开始就是作为一种社会性活动而存在,是以人与人之间结成一定的关系为前提的。这个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生产关系,是建立在生产关系基础上的各种社会关系,是人们的交往关系。人对自然的关系制约着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也制约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它们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交叉纠缠在一起,存在于人们活动的各个领域,也贯串于历史发展的任何阶段,但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发展阶段又表现不同,实际上构成了不同社会形态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具体内容和区分历史阶段的界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