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研究(精装)

三、主体需要—能力结构的复杂性

字体:16+-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知,人作为主体,其需要是多方面的、多种多样的,而每一种需要都以一定的能力作为基础、前提或支撑。性欲以一定的性能力为前提,食欲以一定的消化能力为基础,没有欣赏音乐的能力,也就不会有欣赏音乐的需要,没有历史学的知识和能力,也不会产生收藏、鉴赏文物的兴趣。总之,需要总是在一定能力基础上产生的需要,而能力也总是形成一定需要并使之得到满足的能力。这是就其一致性的方面说,就其区别的方面说,能力具有一定的普泛性,作为一种动力可以施用于多个方面,而需要则针对着特定的对象,使能力发挥朝着特定的目标和方向。人有时有某种需要,形成了某种目标,可实现目标的能力不足,所谓“心有余而力不足”,讲的就是这种情况。

经济学中讨论需求,多指的是“有效需求”,即有一定的资金支付能力的需求,这意味着还有相当数量的需求,只不过缺乏购买能力而可暂不考虑进来。我们这里的讨论也采取这种策略,主要侧重于需要与能力相一致的方面,为了叙述的方便,主要讨论需要问题。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在我们过去的哲学理论研究中,对人的需要的研究几乎处于一种空白的状态,只是在新时期价值理论兴起之后,才开始重视起来,而一些同志又对之多有批评和误解,似乎重视了人的需要,突出了需要范畴对于理解价值问题的重要性,就会削弱、瓦解集体主义道德,甚至导致个人主义和相对主义。有人曾指出,需要有健康的合理的和不健康的不合理的之分,若以需要为价值的尺度,就必然会导致理论混乱。其实,这种观点恰恰是孤立地看待需要的表现,他们不理解需要是一个体系,是一个有机结构,说某种需要不合理,不健康,是病态的,正是相对于这个有机结构而对这个需要的某种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