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精装)

四、真理性与合理性的统一

字体:16+-

社会认识论研究既要追求真理性,也要追求合理性,前者是个认识论问题,后者是个评价论问题;前者依据于事实,后者依据于价值;前者要求真,后者要求善。它们之间能够统一起来吗?如果可以,怎样才能实现二者真正的统一呢?

id="heading_id_6"1.透视围绕“是”与“应该”的争论

围绕事实与价值、认知与评价的关系的争论由来已久,至少可以回溯到休谟对于“是”与“应该”,即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区分。休谟在他的《人性论》一书中这样写道:“在我所遇到的每一个道德学体系中,我一向注意到,作者在一个时期中是照平常的推理方式进行的,确定了上帝的存在,或是对人事作了一番议论;可是突然之间,我却大吃一惊地发现,我所遇到的不再是命题中通常的‘是’与‘不是’等联系词,而是没有一个命题不是由一个‘应该’或‘不应该’联系起来的。这个变化虽是不知不觉的,却是有极其重大的关系的。因为这个应该或不应该既然表示一种新的关系或肯定,所以就必须加以论述和说明;同时对于这种似乎完全不可思议的事情,即这个新关系如何能由完全不同的另外一些关系推出来的,也应当举出理由加以说明。”[11]休谟认为,用“是”与“不是”联系的命题即事实判断,而用“应该”与“不应该”联系的命题即价值判断,是与应该在性质上是根本不同的,从是与不是的命题推不出应该与不应该的命题;相应地,从事实判断中也不能推出价值判断。这就是在哲学史上著名的“休谟区分”,其实质是如何看待事实与价值、认知与评价、是与应该、真理性与合理性的关系。康德承认正是休谟的学说打破了他的独断论的迷梦,但他关于纯粹理性与实践理性的划分,却实际上仍然坚持了休谟关于事实与价值的二元分化与对立的。黑格尔力图以至上的和全能的绝对精神将事实与价值统一起来,但并没有找到统一它们的现实基础。正是在对于事实与价值的二元分立的基础之上,既产生了用事实取代价值、否认价值的科学意义的科学实证主义,也产生了以价值取代事实、否认事实的科学意义的文化科学、价值哲学。科学实证主义者,例如艾耶尔,坚决否认由“是”推出“应该”的可能性,进而否认价值判断的合理性。新康德主义者,例如文德尔班和李凯尔特则把科学分为自然科学和文化科学,认为自然科学只研究那些与价值毫无关系的事物和现象,力求把握其普遍本质与规律,文化科学则只研究那些与文化价值和意义相关联的对象,以把握其个别性和特殊性。当然,也有一些学者,例如马斯洛认为是就是应该,二者是等同的,因此,由“是”可以推出“应该”;相应地,价值判断是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