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体系历史与现状(上下册)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

字体:16+-

[德]柯辛

柏林出版社1967年出版

总论:东德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论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特征[1]

一、柯辛和赛迪尔的“体系论争”

以克劳斯、维蒂希的论文为中心展开的“实践论争”暂告平息后的两年,也就是1966年10月,在《德意志哲学杂志》上,发表了赛迪尔的论文《人对现实的实践和理论的关系》。以这篇论文为发端,在以后数年中,再次开展了一系列的争论。[2]这场新的争论的内容是什么呢?

早先的“实践论争”的主题是何谓实践。可以说是对传统的实践概念重新进行了探讨。那么,新的争论,其中心课题则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实践概念应处于什么样的地位问题。也就是说,把实践规定为人的感性的物质的活动,在这基础上,在同实践范畴的联系上,探讨了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构造、叙述方法、体系等一系列的问题。在这一意义上说,这次争论是在以前的“实践论争”的各项成果的基础之上,争论的内容,从理论上看,又前进了一步(以下简称这场争论为“体系论争”)。[3]

从时间上看,“体系论争”是在“实践论争”(1961年至1964年)的两年后进行的,也就是在《教科书》(1967年)发行的前后进行的。在这场“体系论争”中,最难能可贵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摆脱了一般教科书的框框,对于围绕实践及其他的理论问题,发表了具有很高理论水平的见解[4],从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赛迪尔在他的论文《人对于现实的实践和理论的关系》中,首先责备“历史唯物主义落后”,究其落后的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个体系具有的不明确性”。在赛迪尔看来,传统的体系的叙述方法有以下四点主要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