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正聿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
序言:哲学是什么[1]
学习或研究哲学,人们首先就会提出一个问题:哲学究竟是什么?
“哲学”这个词源于古希腊文的“philosophia”,意思是“追求”(philem)和“智慧”(sophia),即爱智。在汉语中,“哲”是聪明、智慧的意思,以“哲学”翻译和表达“philosophia”,往往使人把“哲学”视为“聪明之学”和“智慧之学”,亦即把“哲学”当作智慧的总汇或关于智慧的学问。然而,人类所创造的常识、宗教、艺术、伦理和科学,不都是人类智慧吗?由这些智慧所构成的人的常识世界、宗教世界、艺术世界、伦理世界和科学世界,不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吗?由人类智慧所创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及其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人类文明史,不也可以说是人类智慧的发展史吗?由此可见,哲学是智慧,但智慧并不就是哲学,仅仅把哲学视为智慧的代名词,显而易见是不恰当的。我们应当按照哲学的“爱智”的原义去思考哲学。
爱智,虽然它也是智慧的表现,但却不是通常意义的智慧,而是对待全部智慧的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就是对智慧本身的真挚、强烈、忘我之爱,也就是“爱智之忱”。
爱智的哲学,不是回答和解决各种具体问题的“小智慧”和“小聪明”,而是关于人类生存发展和安身立命的“大智慧”和“大聪明”。它是理解和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历史、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的关系的智慧,所以它是“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它要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安身立命之本”和“最高的支撑点”。
爱智的哲学,不是既定的知识,不是现成的结论,不是实例的解说,不是枯燥的条文,而是追究生活信念的前提,探寻经验常识的根据,反思历史进步的尺度,探索评价真善美的标准。哲学智慧反对人们对流行的生活态度、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等等采取现成接受的态度,反对人们躺在无人质疑、因循守旧的温**睡大觉。哲学智慧是反思的智慧、批判的智慧、变革的智慧。它启迪、激发和引导人们在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永远敞开自我反思和自我批判的空间,促进社会的观念更新、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工艺改进和艺术创新,从而实现人类的自我超越和自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