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哲学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虽然是一个老问题,但在现今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条件下却具有了全新的意义,因而近年来颇受海内外学者的关注,对之进行了多角度且富有成效的探讨。但依笔者之见,这些研究中尚存在着三个方面的不足:一是人们往往从理论哲学的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将之看成是一种外在于原本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东西,只是一种普遍性原理的具体运用,而未看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正是作为一种实践哲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本身所内在地要求的,这就从根本上降低了这一问题的至关重要的意义。二是未能从生成的视角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成是中国思想在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所达成的一种“视界的融合”,未能充分地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独特性,故存在着两种偏向:一种是往往忽视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独特性,忽视了中国传统哲学对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只是简单地把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与之相对立,另一种偏向则倾向于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看作为实质上仍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延续。后一种倾向虽然主要流行于海外,但亦影响到大陆学界。这两种偏向都有碍于对这一哲学的深入理解和对于其合理内涵的发挥、发展。三是人们往往忽略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和发展中起到极为广泛作用的学术化研究,即所谓的“讲坛哲学”与“论坛哲学”的研究,未能将这种类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纳入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视野中来,特别是未能基于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即从中国社会实践方式的变迁所引发的思维范式演变的视角来考察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形态的发展变迁。本项研究的基本旨趣就是试图在学界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上述这几个方面的不足有所弥补,以期能推进对这一问题研究的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