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集傳附錄纂疏》二十卷,元胡一桂撰。
胡一桂,字庭芳,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生於南宋淳祐七年(1247年),卒年不詳。南宋景定五年(1264年),一桂十八歲,鄉薦禮部不第,退而講學於鄉里,遠近師之,自號雙湖居士,後學者又稱其為「雙湖先生」。入元不仕,為時碩儒。
胡一桂生而穎悟,好讀書,其學源於其父胡方平。《元史·儒學傳·胡一桂傳》稱:「初,饒州德興沈貴寶受《易》於董夢程,夢程受朱熹之《易》於黄榦,而一桂之父方平及從貴寶、夢程學,嘗著《易學啟蒙通釋》。一桂之學,出於方平,得朱熹氏源委之正。」言胡方平從沈貴寶、董夢程學《易》,而沈貴寶是董夢程的學生,董夢程是黄榦的門人,黄榦是朱熹的弟子。胡方平是宋末元初傳承朱熹《易》學的重要人物,胡一桂從學于胡方平,是朱熹《易》學的傳人。當時,朱子《易》學被學者篡改,多失其義。胡一桂有感于此,承其家學,依朱子原書撰成《易本義附錄纂疏》《易學啟蒙翼傳》二書,力图恢复朱子《易》學之原貌,捍衛朱子《易》學之正統。其《易本義附錄纂疏》被收入《四庫》之《易》類。除上述两部《易》學專著外,胡一桂還有《詩集傳附錄纂疏》《十七史纂》《人倫事鑒》《歷代編年》等著述。
元代《詩經》著述,立意多羽翼朱熹《詩集傳》。《詩集傳附錄纂疏》亦不例外。其書分為「附錄」和「纂疏」兩部分。「附錄」採朱子《文集》《語錄》等書中有關《詩經》的言論,附於《集傳》之後。又棌諸儒之說,次於附錄,謂之「纂疏」。與《集傳》之說不同者,亦間一棌之,注云「姑備參考」。其自下己意處,則加「愚按」、「愚謂」以別之。這樣全錄《詩集傳》而加以疏解的《詩經》注釋體例是前所未有的[1]。後來劉瑾《詩傳通釋》、朱公遷《詩經疏義會通》等宗朱的元代《詩經》著作基本沿襲了這一體例。胡一桂此書是此類體例著述中現存最早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