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学开始走向世界的历程[155]
在中国近代史学萌生过程中,中国史家关于边疆史地的研究和关于外国史地的研究,可以说是同步展开而又互有交叉的。鸦片战争前夕,出于民族危机的预感,龚自珍已着手于边疆史地的研究,而林则徐则倡导对外国史地的认识与研究。对边疆史地的研究,固已涉及对外国的历史与现状的考察;而关于外国史地的研究,则往往联系着对当时中国前途的抉择和命运的估量。这两股史学潮流的奔腾、激**,都同时代的脉搏发生着共振。
林则徐在广州禁烟时,有一种了解世界、认识世界的迫切感,乃命人翻译英人慕瑞所著《世界地理大全》,亲自润色,编订刊刻,定名为《四洲志》。这是一本简略介绍世界各洲30多个国家地理、历史的书。此书虽只1卷,但开风气之先,对后来中国学人研究、撰述外国史地之风,有倡导的作用。这也表明林则徐作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对近代史学萌生所起的作用。继林则徐之后,魏源写出了《海国图志》,王韬写出了《普法战纪》《法国志略》等书,黄遵宪则有《日本国志》的撰述。这些关于外国史地的著作,在当时的中国,尤其在日本,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从史学发展的观点来看,它们反映了在近代史学萌生中,中国史学开始走向世界的历程。
一、魏源与《海国图志》
魏源(1794—1857年),原名远达,字默深,湖南邵阳人。他28岁中举人,50岁才中进士,仕途不算通达。但他在三四十岁时,政治经历丰富,著作繁多。鸦片战争时,为两江总督裕谦幕僚,参与浙东抗英之役,与龚自珍、林则徐、姚莹等关系密切,思想相投。他痛感英军入侵,撰《圣武记》一书,以激励时人,并希望朝廷重温历史,振作武功,以坚御侮之志。此书共14卷,前10卷历述清朝武功及用兵成败之道,兼及有关军事制度;后4卷为作者论议,阐述了他关于练兵、整军、筹饷、驭夷的见解和主张。从当时的历史环境和社会界潮来看,这书在史学上的价值,其论议部分远在记事部分之上。魏源在《圣武记·叙》中写道:“先王不患财用而惟亟人材,不忧不逞志于四夷,而忧不逞志于四境。官无不材,则国桢富;境无废令,则国柄强。桢富柄强,则以之诘奸,奸不处;以之治财,财不蠹;以之搜器,器不窳;以之练士,士无虚伍。如是,何患于四夷,何忧乎御侮!”可见作者认为,肃清政治是御侮的基础,而人材又是其中的关键。这实际上是指出了当时的政治腐败,造成了侵略者有可乘之机。他在叙中特意说明此书“告成于海夷就款江宁之月”,即《南京条约》签订之时,又引用《礼记·哀公问》篇中“物耻足以振之,国耻足以兴之”[156]的话,都是寓有深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