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史学在社会中的位置:外一种(第三卷)

四、通古今之变

字体:16+-

史学对于人们认识历史的重要,还有一个很突出的方面,这就是关于古今相通、相通之中存在变化的认识。从最一般的意义上来说,历史是过去的事情;它跟今天即现实究竟有什么关系,明了这种关系对人们有什么认识上和实践上的价值,这是很容易引起人们兴趣的问题。因此,可以认为,“通古今之变”是史学与认识历史的关系中最有普遍意义的一个问题。

先秦时期,史家对于历史发展中的古今相通和相通之中的变化,已提出了一些初步的认识。孔子在说到夏、殷、周的制度时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又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59]在孔子看来,夏、殷、周三代在礼仪制度方面是相通的,而周代的礼仪制度在吸收了夏、殷二代的基础上更加丰富多彩,这是指出相通之中也有变化。晋国史官史墨针对鲁国国君和大夫季氏政治势力的消长时指出:“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故《诗》曰:‘高岸为谷,深谷为陵。’三后之姓于今为庶。”[60]史墨认为,政权的转移和君臣关系的变化,是古今社会历史中经常发生的事情。他说的“三后”是指虞、夏、商;而按照他的认识,周也是不会例外的,只是没有明确地说出来罢了。孔子和史墨,一个是讲礼仪制度,一个是讲政权,虽然不是就整个历史说的,但它们毕竟是文明时代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孔子所说是以“文献”为根据,史墨的话大多也是从历史记载中概括出来的。

先秦时期的人们,对“通”和“变”也有很广泛的认识。在这方面,《易·系辞》是最有代表性的。它认为,变化首先是一种自然现象:“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刚”与“柔”的相互作用:“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它又认为,在人类社会历史中也存在变化,指出:“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在这个变化中,人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的参与者。它常以“通”与“变”连用而表达变化的持久状态。那么什么是“变”,什么是“通”呢?它说:“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犹如门的一开一闭而生变化,这种不穷的变化就是通。这种对“变”与“通”的认识与实践,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它指出:“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这里说的“化而裁之”“推而行之”,更加突出了人的作用。在这些认识的基础上,它关于“变”“通”的总的公式是:“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历史上的人们称这个公式为“穷一变一通一久”,用以概括事物发展的法则。它还指出:“变通者,趣时者也”,“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61]这就是说:“变通”是一种适时,也是一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