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史学在社会中的位置:外一种(第三卷)

二、治身与治世

字体:16+-

通过读史而促进和提高人生修养,这在中国历史上有久远的传统。春秋时期,楚庄王问他手下的大夫申叔时:应当用哪些书来教导太子?申叔时回答说:

教之《春秋》,而为之耸善而抑恶焉,以戒劝其心;教之《世》,而为之昭明德而废幽昏焉,以休惧其动;教之《诗》,而为之导广显德,以耀明其志;教之《礼》,使知上下之则;教之《乐》,以疏其秽而镇其浮;教之《令》,使访物官;教之《语》,使明其德,而知先王之务用明德于民也;教之故志,使知废兴者而戒惧焉;教之《训典》,使知族类,行比义焉。”[5]

根据三国时期吴国人韦昭所做的注,这里说的《春秋》,是“以天时纪人事”的书,是春秋时期各国国史的统称。《世》,是“先王之世系”。《令》,是“先王之官法、时令”。《语》,是“治国之善语”。故志,是“记前世成败之书”。《训典》,是“五帝之书”。在申叔时所说的9种书当中,史书占了半数以上[6];而用以教导太子的目的不外乎是为了修身与立事。这是中国史学上较早的同时也比较明确和具体的历史教育的记载。

司马迁根据儒家的思想传统,阐说了《春秋》同“治人”的关系,可以看作是对史学与人生修养关系的一种解释。他认为:“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春秋》,辨是非,故长于治人。”他进一步解释说:“是故,《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道化,《春秋》以道义。……故有国者不可以不通于《春秋》,前有谗而弗见,后有贼而不知。为人臣者不可以不知《春秋》,守经事而不知其宜,遭变事而不知其权。为人君父而不知《春秋》之义者,必蒙首恶之名。为人臣子而不通于《春秋》之义者,必陷篡弑之诛,死罪之名。……故《春秋》者,礼义之大宗也。”[7]前面已经讲到,司马迁的这些认识,是根据儒家思想中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原则来阐述的,在今天看来其具体的论点多不可取。然而,其合理的内核,是阐述了史学跟人生修养的关系,君、臣、父、子,概莫能外。他的这个认识对后来的史学思想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