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文化殖民中要重建的主体性是间性思维意义上的主体性。间性关系中主体双方的相互关联、相互沟通本身就内在地蕴含了主体双方的彼此开放、平等对话。或者说,间性思维的主旨就是对话。正如南迪(Nandy)所指出的,寻找不同文化的“各个层次和部分”之间的联系,就可以建立最为有效的文化对话。南迪认为,探索文明的真实性总是要探索文明的另一面。不仅需要解释和重新解释某一文明特有传统的能力,而且在为文化的自我发现努力时,要有能力发现同盟者的其他文明经常隐含的特点;在努力发现其他文明的其他特点时,要有成为其他文明同盟者的愿望;还要正确把握这些对文明和文明利害关系的解释。“这是文化对话的唯一形式。”[35]对话存在于主体间的相互关联中,存在于不同文化间的相互联系中。
从词源学意义上看,“dialogue”(对话)源自于希腊词汇“dialogos”。而“logos”意指“言语”,是凡俗与诸神之间的媒介,前缀“dia-”的含义是指“经由”或“通过”(through)。这也就意味着对话必须要在一些人之间进行,它指的是“意义的溪流在我们之中,通过我们和在我们之间流动”。[36]很显然,对话的发生需要语词经由与人的联系方才可能。
对话既然体现出关联性,体现了一主体与另一主体的间性联系,它就是与“独白”相对的。殖民主义就是这样一种“独白”的理论话语,它不承认他者是一个具有意识的主体,不承认他者也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借用巴赫金的话来说,对于他者,殖民主义使用了一种外位性的“优势视野”,它视他者为一个没有个体生命,没有主体意识,可以任意处置的奴隶。相反,对话性立场强调的是一种“复调”话语,或赛义德意义上的“无调的合奏”,即将他者看作“一种非常认真的对话交往的主体,一种真正的而不是演说式的表演的或文学程式性的对话交往的主体”。[37]对话性立场意识到主体自我与客体他者都是相对而言的,根本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事实上,任何个人、民族或者文化并不拥有超越于他者的“优势视野”,反而应该积极扩展自己的视野,并把自己有限的视野转移到他者的视野之中。任何个人、民族或者文化也不应该将他者作为物、作为客体来进行观察、说明和分析,而应该在一个平等立场上与他者进行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