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和美是詹姆斯一再表示要孜孜追求的根本目标,他的"心理现实主义"理论把"真实"这一概念放在最核心的地位。詹姆斯指出:"一部小说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它的确试图反映生活。一旦它放弃这一企图,也就是我们在画家的画布上所看到的同样的企图,它将陷入一种奇怪的境地。"[1]假如一个人没有对真实的感受,他就不可能去创作小说,创作其他艺术作品。正是从这样一种认识出发,他对同时代的英国小说家特罗洛普加以批评,认为他的小说是彻头彻尾的虚构,是对于艺术家神圣职责的"背叛",是一种"极大的罪行"。在他看来小说的好或坏,唯一的评判标准就是有没有生活,他甚至把小说与历史相提并论,认为小说就是历史。就其对生活与艺术的联系的强调而言,无疑有一定的合理性,然而,把小说等同于历史,则表明他在强调生活的重要性时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抹杀了艺术与生活之间的本质区别,这种观点甚至是对于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美学理论的一种倒退。亚里士多德明确地肯定艺术高于历史,因为艺术能够表现普遍性,而历史则只能表现个别。詹姆斯看不到这一点,从而导致了他把艺术与历史简单地等同起来的片面观点。
从表面上看,詹姆斯对于艺术与现实关系的论述与现实主义美学理论十分相似,然而,仔细分析就不难看到,他的上述观点与现实主义美学理论有着重要的差别,实际上,把他的理论称为"心理现实主义"理论更为确切。从根本上说,他对于真实的理解与现实主义美学对于真实的理解有着本质的区别。詹姆斯所说的真实其实是一种"细节真实",他说:"我这样说绝不是有意缩小精确的重要性——细节真实的重要性。各人根据自己的趣味说话最好,因此我可以冒昧说我觉得真实感(细节刻画的实在性)是一部小说的最重要的优点——所有的其他优点(包括贝桑先生所谈到的那个自觉的道德目的)都无可奈何、俯首听命地依附的那几个优点。如果它不存在,它们就全都等于零,而如果这些存在,那么它们的效果归功于作者创造生活的幻觉所取得的成功。"[2]詹姆斯把细节的真实强调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把它作为艺术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显然是片面的。尽管艺术的确离不开细节的真实,但是细节的真实必须与本质的真实,即生活的本质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且还应当服从本质真实,只有这样,艺术才能真正地忠实于生活,反映生活。由此可见,詹姆斯片面强调细节真实的观点并没有能够正确处理好艺术与生活之间的关系,而且对于实际的艺术创作也会带来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