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图尔·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年),德国著名哲学家,出身于但泽(今波兰格但斯克)一个大银行家家庭,母亲是一位有才气的女作家。叔本华童年被送往法国生活,这种早期的漫游式教育"造成了他的精神习性","他熟悉世界甚于熟悉书本"[4];回国后在汉堡一所商业学校学习过,又曾在父亲带领下漫游过欧洲许多地方,1809年起在哥廷根大学学医,后改学哲学,跟随哲学家G.E.舒尔曼研修了柏拉图和康德的著作。1811年去柏林大学提出论文《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据》,次年获博士学位。其间,曾在魏玛他母亲举办的文学沙龙里与歌德结识,对歌德深为佩服。后在F.迈耶尔指导下,研究过印度哲学和佛学。1820年去柏林大学任讲师,讲授《黎宁哲学或关于世界的本质和人的精神的学说》。曾与黑格尔同时开课争学生,但遭到惨败,听课者从未超出三人。1822年被聘为副教授。由于不敌黑格尔,愤而辞职,靠丰厚的遗产过日子。1831年起定居于美茵河畔的法兰克福,一直到去世。主要著作有:《视觉和色彩》(1816年)、《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1818年)、《自然界中的意志》(1836年)、《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1841年)及论文集《附录和补充》(1851年)等。
叔本华像
达盖尔银像
郝梦 摄
一 叔本华的哲学思想
叔本华的哲学思想的主要理论来源是:康德学说、柏拉图的理念论、印度哲学和佛学,特别是印度的优婆尼沙昙的《奥义书》中的悲观厌世思想。此外,还从莱布尼茨、费希特、谢林等人那儿采撷了一些思想果实,拼凑成一个相当庞大的哲学体系。叔本华的哲学思想,可概括为:生命意志本体论、直观主义认识论和悲观主义人生观。
先说生命意志本体论。叔本华对世界的本原和本质提出两个基本命题:一是"世界是我的表象",一是"世界作为意志"。在叔本华那里,全部客观世界或现象世界都是表象世界。表象本是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的一种心理能力和认识的感性阶段的心理现象,叔本华却把客观世界主体化、心理化。原因在于,他认为世界是为主体而存在,"只是作为表象而存在着;也就是说这个世界的存在完全只是就它对……一个'进行表象者'的关系来说的。这个进行'表象者'就是人自己";[5]反过来说,"对于'认识'而存在着的一切、直观者的直观;一句话,都只是表象"。[6]叔本华这里犯了一个所有唯心主义者所共同犯的错误,即把客体只是对于主体来源才有意义,只是作为主体的认识对象时才能成为人的表象这一认识现象,同世界的本原问题混为一谈了,把世界不以人的主观认识为转移而客观存在着的铁的事实篡改成世界只是人的表象。这就重蹈了英国大主教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这一历史性的错误的覆辙。在叔本华那里,表象世界还有一层含义,即完全服从于"根据律"。他认为"根据律"是解释一切现象世界事物的原则和依据,解释一个事物就意味着将其存在或关系归因于某种形态的"根据律"。因为表象世界的事物都处于一定的时空、因果等个别、特殊、具体的关系中的,它们全部受制于某些先验的根据律。他把根据律分为存在、变化、行为、认识四种形态,分别指感性时空形式,知性、因果关系,自我意识、动机和理性逻辑、根据。所有客体或表象,都只存在于根据律的诸形态中。这里同样犯了把认识论本体化的唯心主义错误,即把主体在认识世界中抽象出来的逻辑、范畴形态变为先验的"根据律",认为客观世界受这种根据律支配,这样就把主体思维认识规律变成客体存在规律了。"因为世界干脆就是表象,以表象论,它需要认识的主体作为它实际存在的支柱。"[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