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西方美学史 第5卷 十九世纪美学

第二节 尼采的强力意志美学02

字体:16+-

(三)关于悲剧、艺术的本质和功能

尼采一贯把悲剧看作艺术的最高样式,是酒神精神借日神形象的体现,其本质是以个体的痛苦和毁灭为代价换取人类总体生命的生生不息,是战胜痛苦和死亡的强大力量的显示。在其中、后期,这一思想得以更充分的发挥。

在《瓦格纳在拜洛伊特》一文中,尼采说,悲剧的基本要求是"个人注定应当变成某种超个人的东西","个人应当忘记死亡会给个体造成的可怕焦虑",因为在短暂生涯中他"能够遇到某种神圣的东西,足以补偿他的全部奋斗和全部苦难而绰绰有余——这就叫作悲剧的思想方式。如果有朝一日整个人类必定毁灭……,那么它在一切未来时代的最高使命就是……作为一个整体,怀着一种悲剧的信念,去迎接它即将到来的毁灭"[235]。这显然是一种强者的力量感。所以,尼采有时将悲剧精神比作男子气概,他说,"斗志昂扬的男子,例如埃斯库罗斯时代的希腊人,是难于打动的,而一旦同情战胜了他们的刚强,他们便如同受一阵眩晕袭击,被魔鬼的威力镇住,……悲剧就诉诸如此感受同情的灵魂,诉诸刚强好斗的灵魂",所以在"勇敢和男子气的价值提高了"的时代"迫切需要悲剧诗人"[236]。他还认为,悲剧产生于"希腊人正值年富力壮之时"、"希腊人的心灵神采焕发的那几个世纪中",是希腊人身上的"酒神的疯狂"或"民族青年期和青春的神经官能症"孕育了悲剧,"正是疯狂给希腊带来了最大的福祉"[237]。据此,尼采一再批评亚里士多德的悲剧"净化"说和叔本华的否定生命说,他从心理学角度强调:"酒神祭之作为一种满溢的生命感和力量感,在其中连痛苦也起着兴奋剂的作用,它的心理学给了我们理解悲剧情感的钥匙,这种情感既使亚里士多德误解了,更被我们的悲观主义者误解了",唯有"肯定生命"、肯定生命意志在个体牺牲中的不可穷竭的酒神精神才是"通往悲剧诗人心理的桥梁"[238]。他指出,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情感是恐惧和怜悯两种"消沉的情感",是把悲剧看成"危及生命的艺术了",其实相反,"悲剧是一种强壮剂","是生命的伟大刺激剂,生命的陶醉,求生存的意志"[239],归根结底,是求强力的意志;悲剧状态是面对强敌、不幸和恐惧时一种"有勇气和情感的自由",即"得胜的状态","谁习惯于痛苦,谁寻找痛苦,英雄气概的人就以悲剧来褒扬他的生存",悲剧就是这强者的"最甜蜜的残酷之酒"[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