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60年代以后西方美学的新趋势
60年代之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全面复苏,“三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建立和计算机技术的推广应用,物质生产的高度发展,使西方发达国家大部分进入后工业社会。
西方美学从60年代到80年代,又经历了一个剧烈的变动,对前一时期的西方美学进行了重大的反拨。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从“结构”到“解构”。结构主义思潮早在30年代布拉格结构主义那里已经萌芽,法国结构主义思潮50年代已逐渐发展起来,列维-斯特劳斯和罗兰·巴特的结构主义观点已初步形成;但是,直到60年代,法国结构主义美学才达于鼎盛,并作为自觉的对手,完全压倒存在主义而雄踞霸主地位。结构主义把文本作为整个系统的一个有机环节来看待,认为任何文本背后都有实际起支配作用的“结构”存在,这一思想同系统论思想相吻合,已显示出新的特点。但是,随着1968年西欧学生造反运动的发生,西方社会结构受到猛烈冲击,70年代以德里达、福柯、拉康、克里斯蒂娃为代表的后结构主义思潮迅速崛起,以横扫一切的气概批判西方全部形而上学传统,特别是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以取消一切“中心”,消除全部“结构”为旗帜,颠覆西方传统文化。不少后结构主义者如巴特等也转向解构主义,对结构主义反戈一击。美学也经历了这场剧变。
第二,从作者、文本到读者、接受。60年代以前,美学和文艺研究一向以作者、作品为主要对象,特别是结构主义完全集中于文本研究,切断文本与其他因素的关系,60年代起解释学、接受理论、读者反应批评等美学思潮先后兴起,把传统关注的重点一下子转移到读者、接受方面。这一重大转折的结果,是导致对文本意义的探讨从确定趋于不确定,从绝对变为相对,从单义变为多义。这种非“中心”化的特点同解构主义遥相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