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西方美学史 第7卷 二十世纪美学 下

第二节 两个先驱:施莱尔马赫和狄尔泰

字体:16+-

施莱尔马赫(Friedrich Schleiermacher,1768—1834年)是德国哲学家和语言学家,近代方法论解释学美学的奠基人和主要代表。他的哲学立场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他把一种柏拉图式的“理念”看成现实的本质。他对于解释学哲学和解释学美学的贡献,首先在于把解释学从单纯对《圣经》的解释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他明确指出:“解释学是思想艺术的一部分,因此它是哲学的。”[4]

其次,他在以往精神学解释学基础上,提出了以理解为核心的“避免误解”的解释学,他把解释学界定为“避免误解的技艺”。[5]其意是,解释学的目的是要尽可能重建和恢复放解释的文本的原意。

再次,他提出了两类不同的解释,即心理的解释和语法的解释。他认为,当我们面对一个艺术文本时,比如一篇文学作品,我们对于它的理解是由两个层次构成的。第一个层次是基础的层次,即语言文字的层次。因为不论是口头文学还是书面文学,都是由语言文字构成的。除非把一文学作品与整个语言联系在一起,否则我们就无法理解它。理解一首诗或一部小说,首先就要对于构成它的语言文字有所了解,了解它的语法构成,了解它的修辞手段,了解它的语言表现特点等。对此,伽达默尔曾予以高度评价,认为他发现了理解的语言性。

然而,仅仅从语言上理解文学文本是不够的,因为在这个层次上,审美理解还只达到文本的字面意义,尚未触及深层的精神世界。因此,施莱尔马赫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心理解释问题。这是他的一个独创性的贡献。心理解释要求审美理解的主体走进作品作者个人的精神世界之中,其根本目的是复制作者的原意,即复制作者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创作意图。心理解释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必须排除理解者的个性和其他种种主体性。在他那里,心理解释实际上是一种心理转换,即理解者在想象中把自己变为作者,变为处在作者创作艺术文本时的精神状态中,从而获取艺术文本的原意,最终完成理解和解释。这种看法与移情说美学有某种联系。这种心理解释是“避免误解”的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