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西方美学史 第7卷 二十世纪美学 下

第四节 “狂欢化”诗学

字体:16+-

“狂欢化”诗学是巴赫金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巴赫金本人并没有写过全面系统阐述自己这一观点的理论著作,但是他关于“狂欢化”诗学的研究常常散见于他的许多论著中。可以说,巴赫金从1929年独立发表的第一部专著《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问题》起直至晚年,几乎从未停止过对“狂欢化”诗学的研究。特别是在1965年出版的专著《弗朗索瓦·拉伯雷的创作以及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的民间文化》一书中,他结合拉伯雷等人的创作,探讨了人类的笑文化和民间狂欢文化现象与文学创作之间的密切关系。

狂欢化的渊源就是狂欢节本身。欧洲的狂欢节民俗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甚至更早。它来源于古代的神话传说和仪式。它是一种以酒神崇拜为核心不断演变的欧洲文化现象。“狂欢节”(carnival)又称“谢肉节”,是欧洲民间的重要节日,一般在基督教大斋节前三天举行。人们在即将开始的禁止肉食和娱乐的“封斋”期前停止工作,走上街头、广场,举行各种游艺活动。这时各种等级身份的人们,打破了以往的等级界限,不顾一切官方限制和宗教禁忌,戴上面具,身穿异服,化装游行,滑稽表演,纵情玩乐,尽兴狂欢,放纵本能,形成了各种怪诞风格的喜剧、诙谐、夸张、讽刺的形式。文艺复兴时期的狂欢节有了新的发展,时间长达三个月,它是罗马天主教会鞭长莫及的少数领域之一。它不由某个特权阶级来组织决定,而是所有阶层生活中共同的重要组成部分。期间,所有阶层的每个人都参加节庆活动,都参与节庆的创造。狂欢节让民众暂时摆脱压迫的阴影,而面对世界快乐和自由的笑的一面。狂欢节的戏剧结束时,要烧掉描绘“地狱”的布景,从而在盛宴欢庆中战胜恐惧。狂欢节盛宴的基调是欢乐,对生命战胜死亡的欢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