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史学的理论遗产:从过去到现在和未来的传承(第一卷)

二、深入探索的连续性

字体:16+-

这是中国古代历史理论的又一个特点。中国古代历史理论遗产的厚重,自然有自成体系的著作传世,显示出理论上的分量。然而,它的厚重还表现在另一个方面,即人们对重大历史问题的关注和探索的累代相传,历时既久而探讨愈深,从而形成了一些理论的“重心”。以往我们对于中国古代历史理论在发展上的这一特点未曾十分关注,以为中国古代史学在历史理论方面谈不上有什么理论体系,这是因为我们没有用连贯的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这一领域。现在,我们改变一下视角,就不难发现,前人对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理论探究是带有连贯性的;而这种连贯性的生成和发展,把历史理论不断推向深入。

这里,我们可以举兴亡论、君主论、封建论等一般理论层面上的几个问题来做简略的说明。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和史学家很早就有关于君主的评论。东汉末年,荀悦提出“六主”[6],即六种类型的君主的见解,可以认为是比较系统的关于君主的认识。唐初,虞世南著《帝王略论》,多用比较之法,纵论君主优劣,对唐朝以前的历代君主进行全面的评价,这是中国史学上较早的“君主论”专书。其后司马光撰《稽古录》,提出人君的“道”“德”“才”三者应有的准则[7],是从正面阐述了关于君主的理论。北宋王钦若等人编纂的《册府元龟》,其“帝王部”含81卷,分128门记君主事,是揭示君主和君主现象的综合性撰述。明末清初,黄宗羲著《明夷待访录》,其《原君》篇对君主的产生及其作用进行分析、批判,把古代的君主论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显示出早期启蒙思想的光焰。

朝代兴亡,社会治乱,是历史上人们最关注的问题之一。西周初年,周公是十分注重总结历史经验的政治家。从西周到春秋战国,历史的变动,王室的衰微,诸侯的兴灭,促使史学家和思想家做深入的思考,《左传》《国语》及诸子之书,多有这方面的讨论。汉初,面对秦亡汉兴的巨大变动,政治家、思想家、史学家都在探究其中的原因。陆贾、贾谊、晁错的史论和政论,多有关于兴亡得失的名作。史学家司马迁更是明确提出了“稽其成败兴坏之理”[8]的历史撰述任务。此后,关于兴亡成败的讨论,不绝于世。如唐初史家用比较方法探讨秦、隋兴亡的原因[9],朱敬则的《十代兴亡论》纵论南北朝的得失成败;宋代司马光强调,一部《资治通鉴》的主旨即在于“关国家兴衰,系生民休戚”[10]之事,而范祖禹《唐鉴》一书则是把揭示唐朝何以兴、何以亡、后人何以为鉴作为撰述的目的;南宋史家为时势所激,具有深刻的忧患意识,他们的撰述主旨都以兴亡盛衰为核心;明清之际,朝代更迭,社会动**,史学家的兴亡之论继续深化,王夫之的《读通鉴论》《宋论》是在这方面影响力最大的著作。总之,关于治乱兴衰的著作,举不胜举。这是因为,从社会运行的实际轨迹来看,不论是统治集团,还是下层民众,都希望社会得以长治久安,但客观形势却并非如此,朝代更迭有之,天下大乱有之,人们不得不思考朝代何以兴、社会何以治的问题,此其一。其二,从思想传统来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修齐治平”是儒家思想的基本准则,是中国古代尤其是两汉以降士人的思想中不可动摇的信念。正是这种信念对历代史学家的撰述旨趣有极大的影响,重视关于兴亡成败的探讨就成为他们的天职和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