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太炎(1869—1936),名炳麟,字枚叔,后更名绛,号太炎,多以号行,浙江余杭人。早年师从俞樾就读于杭州诂经精舍。甲午中日战争后,忧于国事,赞成维新变法,为《时务报》撰述,发表政论,宣传改良。戊戌政变后,流亡台湾,后至日本。光绪二十五年(1899)返至上海。次年,八国联军入侵,民族危机深重,乃立志革命,渐与康、梁保皇立宪主张分途。光绪二十八年(1902),再度流亡日本,始与孙中山定交,旋回国。次年,以《苏报》案与邹容同时入狱。光绪三十二年(1906)出狱,同盟会派员迎至日本,任《民报》主编,大力阐发推翻清朝、“建立民国”的革命主张,同立宪党人展开激烈论战,其文慷慨犀利,“所向披靡,令人神旺”[60],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杰出理论家。
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最初10年,是章太炎思想最活跃的时期,他从维新转向革命,不仅是政治观上的转变,也是历史观上的转变。他的历史思想和史学活动,深刻地反映了这个时期中国历史的时代特点。他的代表作《訄书》,他关于撰写《中国通史》的计划,他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等,显示了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史学上的活力,在中国史学近代化过程中占有突出的位置。章太炎后来被尊为“国粹”派大师之一,但他并不是只重“中学”、“旧学”的学者;他在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所撰写的著作,反映了他对“西学”、“新学”有广泛的涉猎和吸收,在历史观、社会观、自然观方面都有所表现。在这一点上,他同梁启超有不少共同之处。但他同梁启超也有不同之处,除革命与改良的区分外,在学术上章太炎对于“中学”的素养显然高出梁启超,故在中西之学的结合上,其论点更近于平实。他的历史思想,同样表明了他跟梁启超的这种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