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通过史学而认识历史,从而丰富了知识,增益了智慧。这固然是人类文明标志之一。但是人们认识历史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了解过去,而是为了通过了解过去而认识现在和观察未来。人们对于历史的认识及从中汲取的启示和智慧,只有运用于现实和未来时,才获得了真正的社会价值。
中国古代哲人很早就提出了“彰往而察来”[3]的思想,认为使过去的事情显明彰著起来,可以作为借鉴,用以察知未来。先秦时期的政治家早已认识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4]的道理。这都说明了人们之所以十分重视认识历史,归根到底还是为了现实,为了未来。秦汉以后,这个思想由史学家进一步阐发和丰富,成为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和优良传统之一。这个传统,从司马迁撰《史记》以寄“述往事,思来者”[5]之意,到章学诚以记注、撰述定史学两大“宗门”,认为“记注欲往事之不忘,撰述欲来者之兴起”[6],是一脉相承的。综观诸家所论,认识历史是为了判断现实,观察未来,其根据和道理大致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一)认为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现实和未来的借鉴
关于这一点,中国先民在殷、周之际已经有了明确的认识,至司马迁提出了对历史经验的有系统的考察,达到了对历史经验的更加自觉的认识。唐初修史之盛同历代皇朝开国时期之关注于史学相比,可以说是最为突出的了。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唐朝虽已立国而天下尚未平定,史官令狐德棻就提出了撰写前朝“正史”的建议。他指出:“如文史不存,何以贻鉴今古?”[7]唐高祖李渊采纳了令狐德棻的建议,于次年颁发了《修六代史诏》,指出:“经典序言,史官纪事,考论得失,究尽变通。所以裁成义类,惩恶劝善,多识前古,贻鉴将来。”[8]一个开国皇帝对修史表现出如此重视,固然是出于政治统治的需要,也还有历史文化的心理影响。后来,唐太宗、唐高宗继承了唐高祖重视修史的思想和措施,陆续诏命史臣撰出梁、陈、齐、周、隋“五代史”、《晋书》、《五代史志》,同时颁行李延寿所撰《南史》、《北史》。于是,官修正史,盛极一时。唐太宗贞观十年(636年),当史臣们撰成《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五代史”“诣阙上之”之时,唐太宗十分高兴地对大臣们说:“朕睹前代史书,彰善瘅恶,足为将来之戒。……将欲览前王之得失,为在身之龟镜。”[9]他的这些话,不是虚言,亦非饰词,他是一个真正懂得历史经验对于现实的重要性的英明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