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微
圣辉同志长期在基层工作,事务一定相当繁忙。他却心无旁骛地认真钻研、学习背诵《论语》,心中自有一片碧蓝的天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社会日益浮躁的今天,他却排除心中的杂念,心平气和,潜心读书,精神可嘉。
2009年5月13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发表了《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重要讲话,其中提到要多读书,尤其是要多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圣辉同志正是这样的思考者和实践者之一。在全球化时代和信息社会,读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据人民论坛的“万名党政干部阅读状况调查”,1/3的领导干部每周读书不超过3个小时。那么领导干部为什么不读书呢?真的是无暇读书吗?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有一次,经济学家厉以宁到广东调研提了一个建议,却遭到一位官员的“炮轰”:我看他是书读太多了!这样的事情可能不是个别,我曾经听到有些领导说专家的意见听不得,是书生之见!我们有些领导自以为真理在手,表现出对知识的蔑视和轻薄。这样的领导也许会对学历学位趋之若鹜,但内心深处却缺乏对知识应有的尊重,自然也缺乏读书的热情。
在一个省部级领导干部座谈会上,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周文彰说,长期以来,我们提倡“实干”、“务实”。这被一些干部理解为不要读书,结果形成了不读书没人说,好读书反容易被另眼看待的不正常现象。我们常听干部说自己“理论不行”、“读书不多”,感觉不像谦虚和反思,倒像是自我夸耀,就是因为不读书无关紧要。周院长的话是强调读书环境的重要。
给领导干部营造读书的环境,一般的动员和号召作用相当有限。关键点有三:一是要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深刻认识现代领导活动与读书、学习的密切关系,深刻认识领导干部的读书、学习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作水平和领导水平。二是高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高级领导干部是党的执政的重要力量,他们的言行直接在干部队伍中产生示范效应。媒体报道温家宝总理的床头摆放了一本《沉思录》,这本书马上就成为畅销书;汪洋担任重庆市委书记期间,曾经向干部推荐《世界是平的》,这本书在重庆就十分紧俏。毛主席一生爱读书,和干部见面总是问对方最近看了什么书。许多干部参加革命前文化水平很低,受此影响发奋读书几十年,成为我党十分难得的革命理论家。可见,领导干部的示范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三是树立良好的用人导向。如今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党和政府的管理工作越来越要求专业化和科学性,领导干部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没有一定的综合知识,就不可能履行好工作职责。因此,在选人用人上,应该正确处理学历和能力、文凭和水平的关系。它们之间不能画等号,但二者之间不是绝对对立的。从某种程度上看,一定的学历代表一定的能力,尤其是学习能力;一定的文凭代表一定的水平,尤其是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包括良好的读书习惯和研究问题的习惯;知识水平包括对事物的认知水平,有什么样的认知水平就有什么样的决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