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弗朗西斯·卡特
同时也显然可见,私人刻印书籍亦逐渐发达,散布及于全国。关于这种私家刻印的记录载述,虽然仅有留存到今的宋板书内印有名号的纸幅可凭,但从这些纸幅中,也可以得到一些偶然的和不相连贯的材料,例如诗人陈起[1],同时也是书估[2]。临安的尹氏和建安的余氏,世代刻书,书幅有印记可凭。建安在福建省,和朱熹的生地相近。福建建安余氏在宋代以前已经刊板印书,一直继续到明代[3],达四百多年之久。余氏世业相传,在旧宋板书幅中保留着他们好几代人的姓名;也可以顺便一说,他们所刊刻的经籍,是我们图书馆中所藏最精美的版本。在1265至1275年间,元世祖忽必烈灭南宋后不过几年,曾敕令封闭余氏书坊,这个敕令曾载入元史。但这个禁令一定维持得并不长,因为建安余氏所刻的书仍继续刊行,又有一百多年之久。
读者自然要问,这种私人书坊刻印些什么书呢?看起来,最爱好的题材有经传、注释以及历史,情形和政府官刻书局一样。中国人对于写有或印有字迹的纸,过去和现在都抱有一种神圣之感。这种感情,使人们敬惜字纸[4],以捡拾废纸以免沾污作为一种善行;而在刻印任何书时,自必考虑以最有价值和最高贵的书籍为限。不过,现在有证据,说明宋朝初年就有印卖新状元赋[5]的事例。此外还有地方志书的刊刻,从现存旧版地方志的数字看,当时印行的数量可能很大[6]。到了宋末,刊印文籍的范围继续扩大,包括各种关于农艺和植物的著作以及诗文集。
宋板书因为稀(原文为“希”,编者注)见,因之就很名贵,但在欧洲和远东各重要的图书馆中,都藏有少数宋板书。中国最近曾把公私所藏的名贵古籍,辑集影印,全书共有二千一百卷(译者按:即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从根据宋元旧版影印的三百余卷中,我们很可以对于那一个时期书坊最流行的文籍品种,有一个很好的横面的概观。那个时期的起讫,在西方相当于威廉征服者的入侵英吉利,英国封建领主的强迫英王约翰颁行《大宪章》,以及参加十字军的王公为了争夺耶路撒冷圣陵,与萨拉定(Saladin)的长期战争。印行的书类以史书占首位,其次为著名论文家、经传注释家、诗人和哲学家的作品的辑集。辑集卷帙浩繁,每种都包括许多卷。此外也刊行了一些当时的关于农艺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