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创业教育发展的现状
(1)创业教育的提出
1989年12月,在北京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正式提出了“创业教育”这一概念。与此同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办事处开展了“提高青少年创业能力的教育联合革新项目”,中国、日本等9个国家参加了这一项目。
1989年年底,在泰国曼谷召开了项目规划会议;1991年1月在日本东京召开了项目中期研讨会;1991年11月又在泰国曼谷召开了项目的终结评估会。
这三次创业教育国际研讨会标志着创业教育在世界范围内的诞生和崛起,也标志着一个崭新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的出现。
我国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业教育”项目的成员国,早在1991年就在基础教育阶段试点创业教育,由原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牵头组织了六省市布点研究和实验。当时,创业教育在我国6省市、20个县乡和30多所学校的实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这项实验未能继续推广和坚持下去。
1998年10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巴黎召开自该组织成立50年以来首次的,有115位教育部长、2800多名高等学校校长、教育专家参加的世界高等教育会议,发表了《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和《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优先行动框架》。两个文件都强调,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
大会发表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中明确提出:“高等学校,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要使毕业生“不仅成为求职者,而且逐渐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
《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优先行动框架》则进一步阐述为了培养学生逐渐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要求教师不应仅仅传授知识,而且必须把重点放在教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发挥主动精神上,使学生“能独立思考和协同工作”,“能将传统或当地的知识和技能与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以产生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