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最为完整的文字。19世纪末在殷都城遗址(今河南安阳小屯村)被发现,甲骨文正出土于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和其他骨头上的文字。甲骨上的内容多为殷商王室占卜的记录,也称“卜辞”,刻写者称贞人,所用甲为乌龟的背甲和腹甲,所用的骨头是牛、猪、鹿、人的肩胛骨。殷商灭亡之后,甲骨文在周朝还继续使用了一段时期。
甲骨文是在清朝末年才被发现的。河南安阳小屯村村民在翻耕土地的时候常常会刨出一些骨头来,他们把这些骨头叫做“龙骨”,研碎成粉末后可以做金疮药和止泻药。所以,村民们一翻到龙骨就会拾回家,然后拿到药铺换些铜钱。久而久之这种药便成为当地一味常见的药材。1899年秋,正在北京担任国子监祭酒的王懿荣得了疟疾,用药多种均不见效。家人为他请来一位大夫,此大夫一副药开出就治好了他的病,其中药方上便有一味叫龙骨的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个月后的一天,一位山东的古董商人来到了王懿荣家里,边聊边拿出几件宝贝让他看,同时把一堆骨头送给王懿荣并且告诉他这叫龙骨。王懿荣吃药时就对龙骨有些印象,这下又收到大大小小一包龙骨,甚为高兴。晚上他在灯下仔细琢磨这些骨头片,擦去上边的泥土,发现骨头上有刻划的痕迹,他觉得这些道道并不是简单的刀痕,于是他把几块龟板进行拼接并且临摹下了上边的痕迹,仔细端详了半天他脑中终于闪现出一个想法,这不是跟青铜器上的铭文有很多相像的地方么?王懿荣心中一阵狂喜,这龙骨上的刻痕是字,而且是和钟鼎文时代非常接近的汉字。他真没想到那个古董商人会送给他这么珍贵的东西,后来王懿荣因首次发现甲骨文被称为是“甲骨文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