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陶行知思想学习读本

一、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字体:16+-

创造教育思想是陶行知先生在教育实践的基础上,结合中外教育理论精髓,摸索出来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理论。1917年,中国新文化运动轰轰烈烈开展之际,“新教育”已然提上了日程。陶行知应郭秉文之邀,中断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业,回国担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在教育实践中,陶公痛陈时下教育之弊端,构建适合国情的教育理论及方法。

(一)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提出的背景

陶行知投身中国教育事业之时正是新旧文化交替之际,两种文化斗争异常激烈,体现在教育上则表现为“传统教育”与“洋化教育”之争。陶行知对这两种教育都作了批判。

1.对传统教育的批判

中国传统教育观建立于维护封建利益的基础,在漫长的封建史上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新旧社会更替时,许多内容逆时代潮流而动,不利于社会发展。陶行知旗帜鲜明地反对这种“小众”教育,批判“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以及培养“人上人”的教育思想,痛斥传统教育“成了少爷、小姐、政客、书呆子的专有品”。陶公主张大众教育,他认为“教育是民族解放、大众解放、人类解放之武器”“民众教育是民众的教育,民众自己办的教育;为民众的最高利益而办的教育”,亦即新时代的教育应服务人民和国家,而不是生产“伪知识阶级”和培养特权的工具。

传统教育最大的弊端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使读书人“心里想和口里念,而手不做”,成了用脑不用手的半残废。陶行知讽刺脱离生活的传统教育是“大笼统,小笼统,大小笼统都是蛀书虫,吃饭不务农;穿衣不做工”,把“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鉴于此,陶行知主张“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亦即实践是理论的源泉,理论是实践的总结与指导。他大力提倡生活教育,主张“研究学问要以事为中心;改造环境,要以事为中心;处世应变,也要以事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