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的诗歌,继承了19世纪现实主义诗歌反映现实、张扬人道主义的传统。该时期文学更注重人的精神和个性探索。
在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被规定为文学的基本创作方法,要求从现实的革命中真实地、具体地描写现实,并以社会主义精神教育人民。马雅可夫斯基是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诗歌的奠基人,是以诗歌为武器的宣传鼓动家和诗坛上的革新者。其长诗《穿裤子的云》是未来主义代表作品;讽刺诗《开会迷》受到列宁的高度评价;长诗《列宁》塑造了革命导师列宁的光辉形象;长诗《好》描写了苏维埃共和国从诞生、巩固到繁荣昌盛的全过程,被誉为苏联革命的英雄史诗;《放开喉咙歌唱》是他从事文学创作的纲领和20年创作的总结,同时又揭开了20世纪30年代诗坛的序幕。
象征主义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运动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大的文学流派, 代表作家有瓦莱里、里尔克、庞德、叶芝和艾略特。保尔·瓦莱里(1871—1945),法国象征主义代表诗人,1912年出版《旧诗集存》,1912年发表长诗《年轻的命运女神》,1922年出版诗集《幻美集》,其中《海滨墓园》标志着其诗歌创作的顶点。叶芝的代表作是《驶向拜占庭》。叶芝由于“表达了整个民族精神”而获得了1923年诺贝尔文学奖。意象派的代表是(象征主义的一个变种)美国的庞德,他的作品《地铁车站》是典型的意象诗。意象派诗歌的特点是重在表现诗人的直观形象,但作者的直观感受并不直接表露,而是通过意象来暗示。隐逸派(象征主义派生出来的另一个诗歌流派)的创始人是翁加雷蒂。代表作家有翁加雷蒂的两位弟子夸西莫多和蒙塔莱(分别于1939年和197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未来主义兴起于意大利,创始人是意大利的马里内蒂。未来主义调动一切艺术手段,集中表现运动中的物和人,通过动态来赞美运动感、力感和立体风格。艺术形式上未来主义者主张彻底摒弃传统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