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诗歌两首
炉中煤
——眷念祖国的情绪
郭沫若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情,
你也不要辜负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烧到这般模样!
啊,我年青的女郎!
你该知道我的前身?
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
要我这黑奴的胸中,
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栋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总得重见天光。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自从重见天光,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欣赏指南】
这首诗选自郭沫若的第一本诗集《女神》,作于“五四”运动前夕。当时,作者正在日本求学,因感于国内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即将到来而创作此诗。这首诗尽管很短,但它不仅是诗人郭沫若早期的重要作品之一,而且也是“五四”时代一首很有代表性的爱国诗篇,从主题到题材,从思想感情到表现手法,无不具有强烈的“五四”时代色彩。
此诗运用比喻、比拟、象征和反复等写作手法,托物言志,寄兴抒怀。这首诗通篇都是以炉中燃烧着的煤的口气来抒写的。所谓“炉中煤”,已经由诗的副标题——“眷念祖国的情绪”所点明,实际上就是指诗人自己对祖国的眷念之情。而诗里一再谈起的那个“炉中煤”所“心爱的”“年青的女郎”,就是“五四”时代祖国的象征。由于对祖国的强烈思念,诗人的内心燃烧得像旺盛的煤火一样。在这里,诗人接连用了两个形象的比喻,使得全诗虽然没有一次出现“怀念祖国”的字样,却充分表达出诗人热爱和怀念祖国感情的强烈和深切。
用“炉中煤”的形象来比喻诗人爱国之情。这个比喻把感情的热烈程度传达出来——透过通红的煤火的形象,我们仿佛直接看到了诗人那颗爱国赤心,这颗心真像熊熊燃烧着的炉火一样。“煤”的燃烧会把光和热带给人间,自己却化为灰烬,不保留任何东西。这也使我们作出这样的想象:诗人对祖国的热爱是无代价的,只要祖国需要,诗人可以赴汤蹈火,万死不辞。诗人在诗中还写道:煤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栋梁”,过去“活埋在地底多年,到今朝总得重见天光”。这种写法除了通过交代“煤”的来历出身,使作品加强真实感之外,还包含着更深一层的双关含义——用“煤”“活埋在地底多年”来象征诗人的爱国感情也曾经长期深深地埋藏在心里。在郭沫若的少年时代,祖国内受封建黑暗统治,外受帝国主义欺凌,正是灾难深重的时候。生长在那样的环境里,郭沫若很早就有了“富国强兵”的思想。他到日本学医,也是为了“报效祖国”;但是限于时代条件,这种感情一直郁积在心里得不到抒发;只有到了“五四”这个全国人民大觉醒,爱国运动大高涨的时代,这股感情才不可抑制地冲将出来,像“煤”一样地“重见天光”。诗里写的“自从重见天光,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这实在是诗人情不自禁的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诗人在这里把个人命运跟祖国的命运交织在一起,表达了在新的时代想为祖国干一番轰轰烈烈事业的强烈愿望。所有这一切,都说明了“炉中煤”这个形象中潜藏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就因为诗里道出了“五四”时代许多知识青年的这种共同感情,所以它在当时就引起了强烈的共鸣,产生了热烈的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