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一则新闻作品是否体现了新闻价值,首先就看其是否符合时效性原则。
新闻,顾名思义,就是要“新”:新鲜,新颖,新奇。
其中,“新奇”包括在显著性范畴之内,而“新鲜、新颖”更多的是指时效性。
所谓时效性,就是指新闻事实中所包含的因为事实的急剧变化而要求新闻传播媒介尽快报道或传播的那种性质。
它包括三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事实发生时间的时新”,即有关事实刚刚发生或刚刚被发现;二是指“新闻事实本质上的新颖与新奇”,即受众所欲知的新事实、新变化、新知识、新潮流等;三是指“新闻报道的迅速与及时”,即当新事实、新变化、新知识发生时,新闻传播媒介予以及时传播了,就有新闻价值,否则新闻变成了旧闻,就失去了新闻价值。
好的新闻作品,其时效性必然迅速、准确、有力。例如,1998年《中国青年报》摄影记者贺延光在抗洪抢险中关于九江段4号闸附近决堤的报道,就是少有的时效性极强的新闻,其写作特色突出,比较全面地体现了时效性原则:
九江段4号闸附近决堤30米两千余军民奋力抢险
本报江西九江8月7日16时5分电(记者贺延光) 今天13时左右,长江九江段4号闸与5号闸之间决堤30米左右。洪水滔滔,局面一时无法控制。现在,洪水正向九江市区蔓延。市区内满街都是人。靠近决堤口的市民被迫向楼房转移。
本报江西九江8月 7日16时35分电(记者贺延光) 现在洪水已漫到九瑞公路。据悉,决堤时,一些居民还在睡午觉。现在在堤坝上被洪水围困的抢险人员大约上千人。
本报江西九江8月7日17时5分电(记者贺延光) 国家防汛总指挥部的有关专家正在查看缺口。专家决定用装满煤炭的船沉底的办法堵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