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秦小刚版)

第四章 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

字体:16+-

第一节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

一、帕森斯职业一人职匹配理论

该理论最早由美国波士顿大学的帕森斯教授提出,这是用于职业选择与职业指导的最经典的理论之一。帕森斯是职业指导理论的先驱,20世纪初,他的职业指导理论就已确立,并影响至今。1909年,帕森斯在其所著的《选择一个职业》一书中,明确阐明职业选择的三大要素和条件:应该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态度、能力、兴趣、智谋、局限和其他特征,清楚地了解职业选择成功的条件,所需知识,在不同职业工作岗位上所占有的优势、不利和补偿、机会和前途;上述两个条件的平衡。该理论的内涵就是在清楚认识、了解个人的主观条件和社会职业岗位需求的基础上,将主客观条件与社会职业岗位相对照、相匹配,最后选择一种职业需求与个人特长匹配相当的职业。该理论的前提是:每个人都有一系列独有的特征,并且可以测量;为了成功,不同职业需要不同特性的人员:人职匹配是可能的;个人特性与工作要求之间配合得越紧密,职业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职业——人职匹配分为两种类型:1.条件匹配,即岗位所需的专业技术和专业知识和择业者所掌握的技能、知识相匹配。2.特长匹配,即职业所需要的一定的特长,如具有敏感、易动感情、独创性、理想主义的人,适合从事艺术创作类型的职业。

“职业——人职匹配”理论产生以来经久不衰。三因素模式被认为是职业规划的“经典原则”,并得到不断发展,形成职业选择和职业指导过程的三个步骤:进行人员分析,评价个体的生理与心理特征;分析职业对人的要求,并向求职者提供有关的信息;人职匹配,个人在了解自己的特点和职业要求的基础上,借助职业指导者的帮助,选择一项既适合自己特点又有可能获得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