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外学前教育史

第四节 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学前教育理论

字体:16+-

一、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产生背景及代表人物

20世纪50年代,行为主义学派、精神分析学派是当时的两大思潮,占据西方心理学的主要地位。针对这两股思潮存在的问题,即行为主义学派只研究人的行为、不理解人的内在,精神分析学派只研究精神病人,不考察正常人心理,心理学界掀起第三股思潮——人本主义思潮。1954年,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出版《动机与人格》一书,标志着人本主义心理学诞生。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基本观点

(一)人性本善论

人性本善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基本的人性观,也是人本主义的动机论与人格论的出发点和理论支柱。马斯洛旗帜鲜明地指出:人类具有共同的、基本的、潜在的而且是跨文化的价值标准;对真、善、美、正义、欢乐的追求及爱(而不是恨与死)是人类的内在本性。人性的恶是由于基本需要未被满足,自我实现的环境被破坏而引起的。此外,马斯洛还提出爱是人类的本性,是一种健康的感情关系,需要双方相互理解和接受。

(二)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认为,驱动人类行动的直接原因是人类的需要。马斯洛将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七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前面四种需要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属于较低层次的需要,而后三种属于较高层次的需要。人类的需要经过由低到高的发展过程,一般情况下,只有当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才会产生较高层次的需要。

(三)自我实现论

自我实现论(self-actualization theory)是人本主义心理学个性发展理论的核心。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自我实现论的心理动力学基础。马斯洛认为,每个个体天生都有自发追求潜能实现的内在倾向,只有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个体才会感到满足。当个体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之后,便会转向追求更高层级的需要。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自我实现是人最高层次的需要,也是人生追求的最高目的。然而,在实际的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最高层次的需要,完成自我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