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德国悲苦剧的起源

附录

字体:16+-

本雅明自传(1928年)[1]

我于1892年7月15日出生于柏林。父亲是商人。我在一所人文主义高级文理中学完成了学业,曾休学两年,休学期间在图林根州浩彬达的乡村实验寄宿学校生活。

我在1912年夏季学期进入大学学习哲学。第一个学期和第三个学期我就读于弗莱堡大学,第二个学期和第四个学期及随后几个学期在柏林大学。1916年我转入慕尼黑大学,从1917年至1918年的冬季学期起我在伯尔尼大学学习,于1919年6月在该大学完成学业,获得博士学位,成绩为最优(summa cum laude)。

我的博士论文是关于“德国浪漫派的艺术批评概念”的。博士学位考试包括主科哲学、副科德语文学史和心理学。我在学习期间集中、反复地阅读了柏拉图和康德,随后研读了胡塞尔和马堡学派的哲学。对于文学作品和艺术形式中的哲学内涵的兴趣在我心中日渐占据了首要地位,并最终在我博士论文的研究对象上得到了展现。

这一个方向也主导了我之后的研究工作,我在这些工作中力图获得一种对细节的日益具体的把握,这不仅仅是为了精确的缘故,也是由于我的文学研究的内容所致。完全从其自身来阐明一部作品,这一思想我在我的论文《论歌德的〈亲和力〉》中就曾尝试实行过。紧接其后的论文《德意志悲苦剧的起源》是致力于研究一个已经失传并遭到误解的艺术形式即寄喻的哲学内涵的。

在大学学业起始时,我就开始了对法国文学的深入研读。伴随这研读的除了零散的翻译——波德莱尔、普鲁斯特——之外,主要是对翻译的语言哲学问题的反复思考。我在一篇论文《论译者的任务》(我的《恶之花》译文的前言)中曾尝试探讨了这些问题。

正如克罗齐(Benedetto Croce)通过瓦解关于艺术形式的理论来开辟迈向单个具体艺术品的道路,我迄今为止的尝试也致力于通过瓦解关于艺术领域性质的理论来开辟通往艺术品的道路。这些尝试共有的纲领性意图在于,通过一种对艺术品的分析来促进学术(Wissenschaft)的融合过程,该过程逐渐拆除着19世纪的学术概念所表现出的各学科之间的僵硬隔离墙。这种分析将在艺术品中辨识出对一个时代的宗教、形而上学、政治、经济趋势的一种有机的、不受任何领域限制所拘囿的表达。这是我在上述《德意志悲苦剧的起源》中以较大尺度所作的尝试,它一方面与里格尔(Alois Riegl)在他的艺术意志(Kunstwollen)理论中所表达的方法理念相连;另一方面也与同代人施密特(Carl Schmitt)的尝试相连,后者在其对政治构成物的分析中进行了对诸显像(Erscheinung)的类比式融合,这些显像只是表面上按照领域区分而隔离。然而,在我看来,这样一种观察方式首先是所有从以下方面对艺术品进行形态学理解的条件,也即让艺术品显示为无可比拟并仅此一次的方面。就此而言,这种观察相比于对显像的历史性观察,更近于对显像的本质直观式(eidetisch)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