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中的“异乡”:近代四川的文化、社会与地方认同

后记

字体:16+-

本书绝大部分内容完成于2002—2008年间。承蒙谭徐锋先生好意,建议我把这些陈年旧货收录起来,编在一处。当初写文章的时候,并没有一个严整计划,现在回头来看,发现它们大都离不开“近代四川的地方认同”这一主题。此次趁结集之便,新增一篇《导言》,而其他文章也都多少做了修订,其中第三、四、五章改动最大:它们都是十余年前的“少作”,此次重读,不但发现几处令我冷汗涔涔的错误,对史料也产生了新的见解。这倒未必一定意味着学力的增长,但治学者总是期望自己的学识与年龄俱进,把最新心得与人分享,本身就是一桩乐事。

整理书稿过程中,我记起一个故事。本书第三章的原稿发表于2002年5月。那之后不久,我就惊讶地发现,河南人已成国人集体鄙夷的对象,网络上流传着各种嘲笑河南人的段子。这当然使我想起自己这篇文章,只不过这一次,“国中的异乡”从四川变成了河南。其实我的乡土意识并不强,大学时代从没有参加同乡会之类的活动,也不愿跟人攀认老乡;但一再听到人们(往往带着玩笑意味)的嘲弄之词,有时也难以忍受,于是常套用那篇文章里一句话来回应:“河南是中国的缩影。”如今重读此文,不由想起这桩趣事。中国广土众民,不同地区的人们相互歧视,自古而然,今后恐怕也很难消失。这些嘲弄保持在一定限度内,倒也无伤大雅;过火了,就成为一种社会问题。平心而论,人们对某一群体的评论,从来都只是从大量事实中过滤出来的成见,而见仁见智,倒更多地反映了评论者的素质。

本书各章节,曾先后发表在《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刊物上。许多文稿都承师友批评指正,我的导师罗志田先生以及徐思彦、马忠文、徐亮工、刘复生、杨天宏、缪元朗、段玉明等各位老师,还有谭红、刘长东、黄国信、粟品孝、韦兵、周鼎、张仲民等朋友都曾惠赐意见;陈默、周海建、池翔、王义铭、颜世学、张飞、马怡、徐悦超、周闻天、张苇杭等几位年轻朋友,皆曾不吝伸出援手(如有不慎遗落者,在此先一并致歉且致谢)。至于文中的纰漏,则理应交由本人负责。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