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民国北京的公共卫生

绪论

字体:16+-

一、从2003年的春天说起

2003年的春天,踏进大学校园半年多的我,正是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年龄。我带着父辈对首都的憧憬考上北京的大学,游历了伟大的长城,感受了繁华的东单,要将最美的青春挥洒在古都大地。

也正是这个春天,给我留下了一辈子难以磨灭的特殊记忆。当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特殊疾病席卷了京城,它的名字叫“非典”。如果说之前甚嚣尘上的各种新闻和小道消息都还不足以撼动我们年轻的心,那么当4月末的周一学校突然决定封校并停课之时,大家一下子全乱了。有的同学周末外出未归,就此别过几个月,有人还因此遭受了处分;有的同学赶在刚收到消息还未严格管理之时,立刻收拾行李“潜逃”回老家。而大部分人困坐愁城,既没有勇气逃跑,也害怕留下面对未知。而两例确诊的学生病例就在我住的宿舍楼,使得宿舍里的气氛更加消沉和压抑。我蒙头缩在被子里哭了一个下午,各种思绪翻涌。最让我恐惧的是,万一感染上疾病被隔离起来,也许无缘再见父母一面。

但无论如何,生活还要继续,前方的路即使充满各种未知也只能勇敢面对。我从一开始惶惶终日,到后来淡定如斯。全国抗击“非典”的艰苦岁月,让我们在封闭的学校中也过成了悠闲长假。但无论在当时,还是回头再看,对“非典”的恐惧已经深刻地烙印在我的脑海中。而在社会上还有不少人,他们的身体打上了“非典”的烙印,其中的许多人至今还在承受着“非典”带来的后遗症。亲身经历了这次当代史上危害巨大而又影响深远的公共卫生事件,促使我在此后尤为关注医疗与卫生问题,也推动了自己的研究兴趣逐渐往这一领域转向。

在开始研究本书的主题之时,我已不在北京。但怀揣着对北京多年累积的感情,我仍然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北京作为研究对象,花了半年的时间待在京城搜集资料,并在之后几度为了补充和复核资料前往北京。在深入研究近代北京历史的过程中,我对北京这座城市和卫生这个名词都有了全新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