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

一、产生与结局

字体:16+-

军国民教育会组织上是由拒俄义勇队、学生军演变扩大而来,精神上则是甲午战后中外矛盾不断激化,新知识群救亡振兴热情不断高涨的产物。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的传统士绅发生重大变动,从中分离出一个新的群体,它主要包括两部分人,一是受西学东渐影响较深的开明士绅,一是国内外新式学堂培养出来的青年学生。面对日益严重的亡国危机和变法自救的失败教训,目睹清政府的专制腐败,他们通过日本学习西方近代社会政治学说,提出了各式各样的救亡振兴主张,其中之一,就是从明治维新思想家那里改头换面搬来的“军国民主义”。

“军国民主义”的概念,由日本倒幕思想家的军国观与梁启超倡导的国民观相融和演化而来。[1]1901年11月,林獬、林长民等杭州日文学堂学生主办的《译林》杂志,从第9期起连载长篇译文《军国论》,文章以欧洲近代战争为例,分析指出,战争胜负决定于综合国力,近代国家强盛的原因之一在于全民皆兵。次年2月,蔡锷(署名奋翮生)在《新民丛报》第1号上开始发表长篇连载《军国民篇》,详尽论述了在中国提出军国民主义的原因和意义。他说:

甲午一役以后,中国人士不欲为亡国之民者,群起以呼啸叫号,发鼓击钲,声撼大地,或主张变法自强一议,或吹煽开智之说,或立危词,以警国民之心,或故自尊大,以鼓舞国民之志。未几而薄海内外,风靡响应,皆惧为亡国之民,皆耻为丧家之狗。未几有戊戌变法自强之举,此振兴之自上者也;逾年有长江一带之**,此奋发之自下者也;同时有北方诸省之乱,此受外族之凭陵,忍之无可忍,乃轰然而爆发者也。文字之力,不亦大且速哉!昔中国罹麻木不仁之病,群医投以剧药,朽骨枯肉,乃获再苏,四肢五内之知觉力,逐日增加。然元气凋零,体血焦涸,力不支躯。……中国之病,昔在神经昏迷,罔知痛痒;今日之病,在国力孱弱,生气消沉,扶之不能止其颠,肩之不能止其坠。奋翮生曰:居今日而不以军国民主义普及四万万,则中国其真亡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