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方在东方考古学协会成立后表示:“考古学——特别是研究东亚考古学,实为东方诸学者所负一大人类义务。这是数千年栖息于此、有悠久传统和众多遗产的亚细亚民族的特权。日中两国学者合组的东方考古学协会,可使此‘亚细亚之光’于人类文化史上灿然生辉”,以此为该会存立的意义并预祝其未来的发展。[1]而中国学者显然也有借此光大本国文化和发展学术的期望。只是双方对于如何利用这一共同机缘并发挥各自的作用,想法并不一致。
日方动议日中合组考古学机构,公开声称是“为促进东亚诸地的考古学研究,与各国特别是邻邦中华民国考古学界增进友谊,交换知识”,实际上主要目的有二:一是利用合作名义,便于在中国境内进行调查发掘活动,尤其想参与举世瞩目的殷墟发掘。二是派遣留学生来华学习和考查。此举与日本的大陆政策以及风尚转向东方主义相吻合,因而得到日本政府的支持,其发掘考查及派遣留学生,均由外务省、关东厅和朝鲜总督府提供资助。东方考古学协会作为日本“对支文化事业”的一环,虽以“提携日中两国间的精神与文化”为目的,实际上日本官方一开始就视为“帝国政府的事业由帝国单独实施”,只是鉴于该事业主要在中国境内进行,须与中国人合作,才要尊重中国朝野的希望和意向。[2]而中方虽然也有引进外国财力和技术的愿望,以落实长期不能付诸实现的实地考古发掘设想,却较少政府意愿,并限于学术本身。因此,在东方考古学协会的旗号之下,双方的不和谐时有表露。
首先,在名义上,东方考古学协会与东亚考古学会时有混淆。如1927年在东京举行的大会,既是东方考古学协会第二次年会[3],又是本应成立于前的东亚考古学会的第一届总会。而1926年、1929年的北京会议和1928年的京都会议,则分别为东方考古学协会的第一、三回总会和东亚考古学会第二回总会。[4]两会的交错和中日双方各自强调与己关系密切的一面,使得社会上乃至学术界本身误传甚多。关于第一次貔子窝发掘的主办者,1927年8月日本《史学杂志》第38编第8号刊登消息《貔子窝の发掘》,声称系以东方考古学协会名义组织,桥川时雄主办的《文字同盟》第3号报道此事,也以《中日学者合作之发掘古物》为题,称“日方好古之士,与中国国立北京大学考古学会、国立历史博物馆代表陈垣、罗庸、董光忠、马衡等四人共参其事”。“发掘所得,暂由京都帝大运回整理。俟整理后,运送北京一部分,交北大考古学会及历史博物馆陈列。”而后来日方撰写报告书时,则以东亚考古学会和关东厅博物馆的名义,并得到外务省文化事业部和关东厅的援助。报告书出版时也标名为“东亚考古学会的东方考古学丛刊甲种第一册”。亲历其事的庄尚严后来回忆,组织东方考古学会除互相观摩、交换学生外,还“互相参加两国自己举办的考古发掘工作”。[5]滨田耕作专文介绍两会的联系与区别,立意之一,当也在澄清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