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无法扼杀的愉悦:文学与美学漫笔

〈布莱希特作品评述〉[1]

字体:16+-

一、布莱希特评述选段

贝尔特·布莱希特(Bert Brecht)是个难以评述的作家。他拒绝“自由地”运用其卓越的作家天赋。人们指责他是剽窃者、破坏者和搬弄是非之人,而他若听到这些,却很可能会将这些指责统统视为某种尊称,并以匿名和非文学的方式利用它们,使这些指责助他作为教育家、思想家、组织者、政治家和导演而发挥显著的影响。无论如何都毋庸置疑的是,在德国所有作家中,只有他扪心自问该将自己的天赋用于何处,并且,也只有他仅将才华用在他所坚信的必要之处。在遇到那些不符合这一检验标准的机会时,他从不浪费自己的精力。《尝试1-3》(”Versuche 1-3“)便是布莱希特的用武之地。这些尝试的新颖之处在于,它们完全凸显了尝试本身的重要性,诗人布莱希特也因它们之故而将自己从“作品”中解放了出来,此时的他,就好像一位在荒漠开凿油井的工程师,在当下这块荒漠里选定了精确位置,着手展开了自己的工作。在此,他的用武之地或是戏剧,或是轶事,或是广播,其余的一些则将在日后逐渐凸显。这位作家[在《尝试1-3》中]开头这样写道:“这些‘尝试’发表于这样一个时机,即某些特定作品并非意在展现个体的阅历(并因此而具有作品的特性),而是意在利用(改造)某些研究机构和组织。” 此时,作家并非在宣布 [对现有机构和组织的]一些更新(Erneuerungen),而是在酝酿种种革新(Neuerungen)。此时的创作也不再期待能从作者的某种情感中有所收获,因为这种情感并非意在改变世界,也并未与清醒的理智结为盟友。作者的创作已明晰了一点,即它唯一的机会就在于,要使自身成为布满岔道的世界改造进程中的副产品,在此,它要成为的就是副产品,并且还是一种极为宝贵的副产品,而主要产品则是一种新的态度。利希滕贝尔格(Lichtenberg)说:“对于一个个体来说,重要的并非在于他坚信什么,而是在于,他所坚信的事物能如何造就他。”在布莱希特这里,这个被坚信的事物便是态度。它是新的,而其最为新颖之处则在于,它是一种可以习得的态度。作者说:“第二个尝试,即《科伊内尔先生的故事》(”Geschichten vom Herrn Keuner“)中所做的尝试是,使姿态(Gesten)变得可以援引(zitierbar)。”有了这一前提后再去读这些故事,人们会发现,其中得以展示和援引的,是面对贫穷、无知、软弱时的姿态。此处得以讲述和明示的是些小革新,即所谓专利(Patente)。因为科伊内尔先生是一个无甚教养之人,他与博爱主义者心目中理想的无产者形象相去甚远:他的内心生活并不丰富。他只盼着能用一种方法来消除贫穷与不幸,亦即使自己习得一种由贫穷和不幸强加于自身的姿态。然而,能被援引的却不只是科伊内尔的姿态,通过练习,《林德贝格们的飞行》(”Der Flug der Lindberghs“)[2]中的小学生们的姿态也可被援引,可以援引的还有利己主义者法策尔(Fatzer)的姿态。[3]并且,可以从这些人物身上援引的不仅有姿态,还有那些始终伴随着他们的言辞。这些言辞首先也得练习,也就是说人们首先得记住它们,然后才能理解它们。它们所发挥的影响,首先是教育方面的,然后才是政治方面的,最后是诗学方面的。[本文]评述的目的在于,要尽可能地发掘这些言辞在教育方面的影响,并尽可能忽略其诗学方面的影响。出于这个目的,本文接下来将努力做一番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