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阳明学士人社群:历史、思想与实践

五、结语02

字体:16+-

[126] 周懋相,字弼甫,其传见《安福县志》,康熙十八年刊本,卷3,78b~79a页(428~429页)。

[127] 王时槐,《道东书院记》,见《塘南王先生友庆堂合稿》,卷3,35b~38a页。道东书院后祀李时勉、刘实、彭簪、刘肇衮、刘淑唐、周懋相,入清后曾二度重修。见《安福县志》,同治十一年刊本,卷5,10a页。

[128] 邹德溥,《重修宗孔书院募借引》,见《邹泗山先生文集》,卷5,6a~7a页。

[129] 《安福县志》,乾隆四十七年修本,卷3,10a~11a页(233~235页)。

[130] 麦仲贵,《明清儒学家著述生卒年表》,162、167、183页。

[131] 《明神宗实录》,卷142,4a~5b页(2645~2648页)。例如,宁国府泾县的水西书院、浙江绍兴的稽山书院也都于此时重修,见本书第四章。

[132] 罗洪先赞同聂豹归寂说,引起阳明学者对良知意义的辩论,对江右阳明学的发展影响甚巨。罗洪先的风格与学术,对阳明学乃至江右后学之重大影响,可见于邹元标所说:“而罗念庵先生起,尊信其(指王阳明)说,然以洁履凝操,足取信天下,新建学得先生始信。先生后有塘南王先生,言必曰文恭文恭,而静定幽探,耆年如一,新建学又得先生一衍。”邹元标,《王塘南先生全集序》,见《邹子愿学集》,卷4,44a~45a页。

[133] 钱穆,《罗念庵年谱》,见《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79年,188~212页。

[134] 古清美,《罗念庵与阳明学》《罗念庵的理学》,见《明代理学论文集》,台北:大安出版社,1990年,141~207页。

[135] 胡直,《念庵先生行状》,见《衡庐精舍藏稿》,卷23,5b页。周子恭,字钦之,号七泉,为罗洪先学友,两人同师邑人李中,李中之学为宋儒脉络。周子恭举嘉靖十年(1531)岁贡第一,连试不第,嘉靖二十年(1541)授湖广永州府通判,累官至郧阳府同知。其传见罗洪先,《明故湖广郧阳府同知七泉周君墓志铭》,见《念庵文集》,卷15,1a~4a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