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易堂寻踪:关于明清之际一个士人群体的叙述

后记

字体:16+-

正在为那本《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撰写“续编”,江西教育出版社的刘景琳先生来约一本“文化寻踪”性质的小书。我想到了明清之际赣南的易堂。“续编”中将有一组以易堂为分析材料的论文,写作时曾为不得不舍弃一些生动的材料而惋惜。倘若没有此次稿约,也就一任其被舍弃,这时却有画面由记忆中浮出,一群三百年前的知识人,似乎隔着一大块时空在向我呼唤。

不必讳言在长时间的“论说”之后,“叙述”对于我的吸引。“易堂”在我,是可供叙述的材料。或许只是为了“叙述”,只是不忍舍弃“叙述”,才终于想到写这一本小书的。我也依然在寻求挑战,包括寻找文体、笔调,寻找别种表述的可能性。随笔这种较为自由的文体,自然有助于缓解“做学术”的紧张,将被“学术文体”筛除的零碎印象、感触,搜罗拾掇起来。至于一再写到易堂,并非出于“价值”方面的估量。我确也不认为这一群体有何等重要;我的意图不过在借此个例,打开某些被忽略的视域,使“明清之际士大夫”的丰富性得以展现而已。

有明一代,江右曾经是王学重镇。赣州虽与泰州学派一度活跃的吉安相邻,魏禧、彭士望对王阳明也备极倾倒,却与王氏发起的思想运动以及上述思想派别没有多少关系,与江右王学中人所从事的社区改良活动也无关。他们不在那一传统中。因而本书所叙述的群体不但不具备思想史的、也不具备社会史的重要性。写这题目,我的兴趣仍然在“人”,在特定环境中人的生存方式与人生选择,在那一时期士人的所谓“心路历程”。易堂吸引了我的,毋宁说是其“表述”,尤其其中人物的自我刻绘与彼此状写。我曾由易堂诸子的文集中读“言论”,这回则是读“性情”、读“行踪”、读人与人的关系。这一班士人的文集中,确也保存了较为丰富的可据以想象其人的材料。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