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孩梦:有梦的孩子飞得高

大家的风度

字体:16+-

有一年秋天,同往常一样,北京大学新学期开学了,新生们纷纷拿着通知书前来报名。一个外地来的新生,他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北大校园,由于实在太累了,就将行李包放在路边休息一下。

这时,正好有一位衣着朴素的老人走过来。年轻的学子以为老人是看门的大伯,于是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照看一下行李,年轻人便抽身去办理入学手续。老人欣然答应了。

一个小时之后,学子办完入学手续归来,老人坐在行李旁尽职尽责地看守。学子向老人道谢后,二人分别。

数日之后,北京大学举行开学典礼,那位年轻的学子大吃一惊,他发现在主席台上就座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先生,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那位老人。

有一次,余秋雨同季羡林约好了,一起出去吃饭。在吃饭前,季羡林先生说:“我要去换一件衣服。”

当时,余秋雨对此有些不解。后来,余秋雨就向季羡林的秘书询问此事,季羡林的秘书告诉余秋雨,这是季老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每次邀约别人吃饭时,都会换件新衣。

虽然,余秋雨是季羡林学生一辈的朋友,这件事情也不能例外。

这就是季羡林,一代大家的风度、修养和境界。

梦想启示

季羡林的学术研究,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

在中国,季羡林广受尊重,被誉为“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对此,季羡林在自己的《病榻杂记》并不认同这三顶“桂冠”,季羡林写道:“我对哪一部古典、哪一个作家都没有下过死工夫,因为我从来没想成为一个国学家。除了尚能背诵几百首诗词和几十篇古文外,除了尚能在最大的宏观上谈一些与国学有关的自谓是大而有当的问题比如天人合一外,自己的国学知识并没有增加。环顾左右,朋友中国学基础胜于自己者,大有人在。”